gù xú zhōu cì shǐ zèng lì bù shì láng sū gōng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xiān zōng chū zhào běi xiāng yè qǐ shān dōng |
仙宗出赵北 相业起山东 |
míng dé cháng wèi lǐ jiā móu lǚ zuò zhōng |
明德尝为礼 嘉谋屡作忠 |
lùn jīng bái hǔ diàn xiàn fù gān quán gōng |
论经白虎殿 献赋甘泉宫 |
yǔ shàn jīn hé zài cāng shēng wàng yǐ kōng |
与善今何在 苍生望已空 |
sù xī sān tái jiàn róng huá sì mǎ guī |
宿昔三台践 荣华驷马归 |
yìn cóng qīng suǒ bài hàn rù zǐ chén huī |
印从青琐拜 翰入紫宸挥 |
tí jiàn ēn fāng zhòng cáng zhōu shì yǐ fēi |
题剑恩方重 藏舟事已非 |
lóng mén bù kě wàng gǎn jī tì zhān yī |
龙门不可望 感激涕沾衣 |
yǒng tàn cháng shān bǎo chén mái jīng zhào qiān |
永叹常山宝 沉埋京兆阡 |
tóng méng huì wǔ yuè huá biǎo jì qiān nián |
同盟会五月 华表记千年 |
miǎo màn yě zhōng cǎo wēi máng kōng lǐ yān |
渺漫野中草 微茫空里烟 |
gòng bēi rén shì jué wéi duì dù líng tián |
共悲人事绝 唯对杜陵田 |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古诗词释义: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为苏公(苏颋)所作的悼诗。以下逐段解释其诗词意思:
1.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 **仙宗出赵北**:苏公来自赵北,传说中的神仙出处之地,暗含其品行高洁。
- **相业起山东**:山东,指文学和政治的中心地,赞扬苏公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杰出贡献。
- **明德尝为礼**:强调苏公的光明品德在礼仪之邦被推崇。
- **嘉谋屡作忠**:赞扬苏公的智慧和忠诚多次为国效力。
2.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 **论经白虎殿**:苏公曾在白虎殿(古代官署)讨论经典,表明其学术造诣和地位。
- **献赋甘泉宫**:说明苏公也曾向皇宫献赋,为朝廷服务,得到皇上的赏识。
- **与善今何在**:提出疑问,与苏公一同行事的贤士如今在哪里?
- **苍生望已空**:表达人民对苏公的怀念与失望,他离去后,不再有人能如他般为百姓谋福利。
3.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 **宿昔三台践**:三台,即三公,比喻苏公的显赫地位。宿昔,过去。说明苏公曾有三公之位。
- **荣华驷马归**: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常用来形容官员的显赫归家。形容苏公的荣华富贵之归。
- **印从青琐拜**:青琐,宫殿内装饰,借指朝廷。说明苏公受命于朝廷。
- **翰入紫宸挥**:翰,笔,紫宸,皇宫。说明苏公用笔挥洒文字于皇宫,展示了其文学才华。
4.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 **题剑恩方重**:题剑,古代勇士刻剑以宣誓。此处比喻苏公的恩德深重,如同刻在剑上的誓言,不可磨灭。
- **藏舟事已非**:藏舟,形容人死后将船藏于墓中,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此句暗示苏公已离世,过去的事物无法再恢复原状。
- **龙门不可望**:龙门,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出入之处,比喻无法再见到苏公的英姿。
- **感激涕沾衣**:表达对苏公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5.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 **永叹常山宝**:常山,苏公出生地或相关地名,此处比喻苏公是不可多得的珍宝,令人永远怀念。
- **沉埋京兆阡**:京兆,古地名,此处指苏公安息之地,沉埋表示其去世的事实。
- **同盟会五月**:五月,这里可能是纪念苏公逝世的月份,同盟会可能指与苏公共同奋斗的人或团体。
- **华表记千年**:华表,古代立于道路两旁的装饰性石柱,这里象征苏公的成就和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6.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 **渺漫野中草**:田野中的草显得渺小而无序,象征苏公的逝去给世界带来了空虚感。
- **微茫空里烟**:微茫的烟雾在空中飘散,象征苏公的影响如同烟雾一般,逐渐消失。
- **共悲人事绝**:共同哀悼苏公的离去,表达社会上人们的悲痛之情。
- **唯对杜陵田**:杜陵田,杜陵是唐代皇家陵墓的所在地。此处表达对苏公的怀念,只能面对空旷的土地。
这三首挽歌词表达了对苏公的深切怀念和对他在文学、政治上的卓越成就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他逝世后人民的失落和怀念之情。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古诗词赏析: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张九龄为已故徐州刺史、吏部侍郎苏公所撰写的三首挽歌。这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苏公的深切哀悼和缅怀之情,也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苏公生前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彰显了诗人对苏公一生的追忆和敬仰。
### 诗歌赏析:
#### 1. 纪念与追思
首句“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将苏公的出生地与他的政治事业联系起来,隐含了他对地方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的卓越贡献。诗人通过“仙宗”与“相业”的对比,展现了苏公从地方官起家,最终成为国家栋梁的历程,凸显了他从基层到高层的卓越成就。
#### 2. 品德与忠诚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赞颂了苏公的高尚品德和忠诚之心。诗人通过“明德”(明显的美德)和“嘉谋”(美好的策略)来赞美苏公在政治生涯中的道德操守和献身精神,强调了苏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 3. 学识与才情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描绘了苏公的学识和才华。白虎殿和甘泉宫是汉代的教育和文学中心,诗中以此来表示苏公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深造和成就,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 4. 后世评价与哀思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通过描绘苏公的政治生涯,赞扬了他从三台(尚书省长官)到高位的历程,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表现了对苏公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人以“宿昔”和“已空”等词语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苏公离开人世的深切哀痛。
#### 5. 社会影响与追念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表现了苏公在地方和国家层面的影响,以及他逝世后所引发的持久怀念。常山宝、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和华表记千年,都象征着苏公对历史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他的追忆和纪念。
#### 6. 自然与哀情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苏公去世的哀痛之情。自然界的荒凉景象与对苏公的深切怀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综上所述,《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不仅是对苏公个人的哀悼,也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纪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