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zhōu kāng sī mǎ wǎn gē cí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
mén xù gōng hóu liè pín fēng shī lǐ xíng |
门绪公侯列 嫔风诗礼行 |
sōng luó fāng yǒu jì táo lǐ hū wú chéng |
松萝方有寄 桃李忽无成 |
jiàn qù shuāng lóng bié chú āi jiǔ fèng míng |
剑去双龙别 雏哀九凤鸣 |
hé yán yì shān shù hái shì bàn xīn shēng |
何言峄山树 还似半心生 |
yǒng tàn fāng hún duàn xíng kàn cǎo lù zī |
永叹芳魂断 行看草露滋 |
èr zōng róng shèng rì qiān gǔ bié lí shí |
二宗荣盛日 千古别离时 |
jìng bà shēng chú zèng kōng liú huà shàn bēi |
竟罢生刍赠 空留画扇悲 |
róng chē hòu xiǎo fā hé suì shì guī qī |
容车候晓发 何岁是归期 |
gǎo fú fēn xiāng sòng xuán jiōng yì bù kāi |
缟服纷相送 玄扃翳不开 |
gèng bēi quán huǒ miè tú jiàn liǔ chē huí |
更悲泉火灭 徒见柳车回 |
jiù shì róng yī diàn xīn yíng gǒng shù zāi |
旧室容衣奠 新茔拱树栽 |
wéi yīng yuè zhào diàn pān yuè cǐ shí āi |
唯应月照簟 潘岳此时哀 |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古诗词释义:
这首挽词《眉州康司马挽歌词》是唐朝诗人张九龄为眉州康司马写的悼词。其内容以哀悼之意为基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之情,同时涉及了对逝者家族背景、人生经历、逝世后哀悼场面的描述。下面逐段解释此诗的含义: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门绪,指家族的传承与声誉;公侯列,指的是家族显赫的地位和声誉。嫔风,意为像嫔妃一样优雅、庄重;诗礼,指的是文学才华与礼仪素养。这两句是对康司马家族的赞誉,肯定其家族的高贵地位和成员的教养与才华。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松萝,比喻长久的生命和永恒的宁静;桃李,比喻青春与生机。这两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桃李突然凋零,生命突然结束的悲痛。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双龙别,暗示康司马如同龙一般,离开人世;九凤鸣,九凤的哀鸣,进一步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不舍。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峄山树,可能是引用某个具体的山中树木作为象征,半心生,意味着内心的悲伤和失去了一半的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之死的无法接受和内心的痛苦。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芳魂断,意指逝者灵魂的离散;草露滋,草上的露水,象征生命的短暂和逝去。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消逝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二宗,可能是指逝者和其家族的荣誉与兴盛;千古,泛指遥远的时间。这句话是对逝者生前荣光与离去时刻的对比,感叹其生命短暂。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生刍赠,古代习俗,死者死后,亲友会赠以生刍(指新割的草,用于表示对逝者的哀悼),意为生者的哀思;画扇悲,可能是指逝者生前喜爱或赠予的画扇上留有其悲痛的痕迹。这两句表达了哀悼的习俗与情感。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容车,指停放遗体的车辆;候晓发,等待天明发丧。这两句描述了丧葬的仪式和对逝者归期的疑惑。
**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
缟服,白色的丧服,纷相送,众人相继前来哀悼;玄扃,黑色的墓门,翳不开,似乎暗示墓门关闭,无法再打开,象征逝者的离世。
**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
泉火,指葬礼上的火光;柳车,古代葬礼上的送葬车辆。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葬礼场景的悲痛,以及逝者之后再无法回到人世的遗憾。
**旧室容衣奠,新茔拱树栽:**
旧室,可能是指逝者生前的居所;衣奠,放置衣物作为祭品;新茔,新墓地;拱树,环绕墓地的树。这两句描述了逝者安葬的地点和仪式,以及后人对逝者的纪念。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月照簟,月光洒在竹席上;潘岳,晋代诗人,这里借指如同潘岳一般对逝者哀悼的心情。这句话表达了哀悼之情如同月光照亮竹席,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逝者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家族、生前经历、逝世哀悼、丧葬仪式的描述,深情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眉州康司马挽歌词》是一首悼亡诗,以哀悼逝去的康司马(即康府君)的名义撰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者深深的哀痛之情。这首诗以家族的显赫背景、品德的高尚修为、以及个人的离别之痛为主线,融合了诸多传统哀悼的元素,呈现出一种深沉、庄重、感人的艺术风格。
### 诗的结构与内容
1. **序言与家族背景**:“门绪公侯列, 媳风诗礼行” 开篇即以“公侯列”、“诗礼行”等词勾勒出逝者家庭的显赫地位和家族的文雅传承,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调。
2. **个人修为与家庭氛围**:“松萝方有寄, 桃李忽无成” 通过将逝者比作松树和桃李,分别象征着坚定的意志和丰硕的成果,突出了其品德与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突然离世的惋惜。
3. **生者之痛与龙凤之别**:“剑去双龙别, 雏哀九凤鸣” 这两句以“龙”和“凤”隐喻逝者和其家族,形象地描绘了康司马的离世对家族成员的深重打击,同时也寓意着家族的离散与哀鸣。
4. **哀悼与反思**:“何言峄山树, 还似半心生” 这句用峄山树来比喻逝者,暗示其离世如同生命的半截被割断,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悼与反思,同时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5. **生者的哀痛与自然界的反应**:“永叹芳魂断, 行看草露滋” 通过描写生者永无尽的哀叹和自然界草露的生长,象征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界的循环,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整首诗以哀悼为主线,情感真挚,情感深沉,直接触及人心。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松、桃李、龙、凤、峄山树、草露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结构严谨**:从序言到结尾,诗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递进,形成了一种艺术上的严谨美。
### 总结
张九龄的《眉州康司马挽歌词》通过精致的构思和深情的笔触,不仅缅怀了逝者,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展现了悼亡诗的深沉之美。这首诗不仅是一曲哀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探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家庭、美德的珍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