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xǔ gěi shì zhōng zhí yè jiǎn zhū gōng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jī yáng suī yǒu huì jīng yuè wèi wèi zāi |
积阳虽有晦 经月未为灾 |
shàng niàn rén tiān zhòng xiān qí yún hàn huí |
上念人天重 先祈云汉回 |
rén xīn jí cǎo mù hào lìng qǐ fēng léi |
仁心及草木 号令起风雷 |
zhào làn yīn xiá zhǐ jiāo fēn ruì yǔ lái |
照烂阴霞止 交纷瑞雨来 |
sān chén pò shǔ jì sì dá píng fēn āi |
三辰破黍稷 四达屏氛埃 |
chí liū yīn tiān mǎn lín fāng wèi sǎ kāi |
池溜因添满 林芳为洒开 |
tīng zhōng shēng dī lì wàng chù yǐng pái huái |
听中声滴沥 望处影徘徊 |
huì zé chéng fēng suì chāng yán fā shàng cái |
惠泽成丰岁 昌言发上才 |
wú lùn yàn shí gǔ bú shì yù yún tái |
无论验石鼓 不是御云台 |
zhí sòng huáng ēn jiā chóng cháo biàn jiǔ gāi |
直颂皇恩浃 崇朝遍九垓 |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古诗词释义: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天人和谐关系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解释:
1.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在连续的阴雨天,日光虽然被遮蔽,但是整月的阴雨并非灾祸。这里,诗人借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即使面对暂时的困境或不公,也不能因此判断为永久的灾祸。
2. **上念人天重, 先祈云汉回**:作为君主,应该关注人与天的关系,首先要祈祷上天能再次显灵,降雨以解民忧。这表明了诗人对君主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即关注民生、顺应天道。
3. **仁心及草木, 号令起风雷**:以仁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即使对草木也抱有尊重和关怀。君主的号令能够激发自然界的风雨,这是诗人对君主能力的一种想象性描绘,寓意君主的决策能影响国家与自然界的和谐。
4. **照烂阴霞止, 交纷瑞雨来**:阳光驱散阴云,带来绚烂的霞光,预示着大雨的到来,象征着国家的困难将得到解决,带来吉祥和丰收。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有成效的期待。
5. **三辰破黍稷, 四达屏氛埃**:天上的星辰照耀大地,破除困厄,使五谷丰登;四方的尘埃被清除,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向往。
6. **池溜因添满, 林芳为洒开**:池塘因雨而满,树林因雨而生机盎然。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通过自然现象比喻国家治理带来的积极变化。
7. **听中声滴沥, 望处影徘徊**:雨声滴沥在耳边回响,望向窗外,雨影在摇曳。这既是对雨声雨影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
8. **惠泽成丰岁, 昌言发上才**:仁政带来的恩泽使年景丰饶,国泰民安,同时激发了人才的智慧与才华。这表明诗人认为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国家繁荣的基础。
9. **无论验石鼓, 不是御云台**:诗中提到的“石鼓”和“御云台”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王权与神权的象征物,这里则是比喻君子与圣贤的智慧。诗人通过这两者的提及,表达出君子智慧与圣贤之道在国家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0. **直颂皇恩浃, 崇朝遍九垓**:直接颂扬君主的恩泽遍及全国,充满崇敬之情。这不仅是对君主的赞颂,也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理想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繁荣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与社会治理的类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天人和谐关系的深切关怀。诗中充满了对君主的责任与道德的期许,以及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待。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皇恩广被、社会和谐的颂扬。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 **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以“积阳”、“云汉”、“阴霞”、“瑞雨”等自然景象作为线索,描绘了从黑夜到黎明、从晦暗到光明的过程。这种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诗人内心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2. **人文关怀**:通过“仁心及草木”、“照烂阴霞止”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普遍关怀,无论是在自然界的草木,还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大爱与包容。这种人文关怀不仅限于人,也包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3. **颂扬皇恩**:“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颂扬,认为皇恩如同春雨一般普降,使大地丰饶,社会和谐。这种颂扬不仅是对统治者的赞誉,也是对社会稳定、繁荣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4. **社会与政治的隐喻**:诗中的自然景象变化,可以看作是对社会政治局势的隐喻。从“阴霾”到“瑞雨”的转变,象征着由困难到繁荣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政治局势的美好期待和改革的愿望。
5. **整体风格与情感**: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社会和谐与皇恩的颂扬,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张九龄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皇恩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