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wáng lǚ zhèn yóu yuán lín jiàn yí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fāng yuè jǐn lí jū yōu huái zhòng qǐ yǔ |
芳月尽离居 幽怀重起予 |
suī yán chūn shì wǎn shàng xiǎng wù huá chū |
虽言春事晚 尚想物华初 |
chí rì jiǎo fāng zhào gāo zhāi dàn fù xū |
迟日皦方照 高斋澹复虚 |
sǔn chéng lín xiàng mì huā luò shù yīng shū |
笋成林向密 花落树应疏 |
zèng lǐ qíng wú jiàn qiú yīng sī yǒu yú |
赠鲤情无间 求莺思有馀 |
xuān yán bù xiāng dài hán tàn yù yān rú |
暄妍不相待 含叹欲焉如 |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这首诗《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描绘了对友人王履震来访并游赏园林的回应,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恋与珍惜,以及对友人之谊的深重。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大致解释:
1. **芳月尽离居, 幽怀重起予**:四月的美丽时光已经过去,我独自一人在这里,内心的深沉思绪重新被唤醒。
2. **虽言春事晚, 尚想物华初**:虽然人们常说春天已晚,但我还沉浸在初春万物复苏的美好记忆中。
3. **迟日皦方照, 高斋澹复虚**:太阳虽迟,但正照亮着大地;在高高的书房中,寂静而空旷。
4. **笋成林向密, 花落树应疏**:新生的竹笋正快速生长,使得树林变得更加茂密;而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落,叶子显得更加稀疏。
5. **赠鲤情无间, 求莺思有馀**:朋友赠送的鲤鱼之情,充满了无尽的温暖;我内心对朋友的思念,依然丰富。
6. **暄妍不相待, 含叹欲焉如**:温暖和明媚的时光不等待人,让我含着叹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深切感激,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怀念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透露出其对友情的珍视与内心深处的思绪。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古诗词赏析: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酬答诗,通过对园林中晚春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笔的离别与回味**:“芳月尽离居,幽怀重起予”。诗开篇便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作者的孤独,通过“芳月”暗示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与友人“离居”的情境相结合,表达了深深的离愁与怀念。这既为全诗设定了情感基调,也预示了下文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情景的感慨。
2. **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虽言春事晚,尚想物华初,迟日皦方照,高斋澹复虚”。诗人通过对春日光线、高雅书房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即便春日渐逝,但心中仍怀有对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怀念。这里的“物华”既指自然界的万物,也是指诗人内心的珍藏与憧憬。
3. **描绘园林的生机与变化**:“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诗中通过竹笋成林、花朵落尽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变化。这里的“密”与“疏”不仅描述了园林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4. **情感的真挚表达**:“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通过引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和“黄莺求偶”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句中的“无间”和“有馀”既是对友情深厚程度的肯定,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
5. **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暄妍不相待,含叹欲焉如”。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面对春日的结束,既感慨于自然的规律,也反映了对与朋友相聚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自然更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