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jiāng níng lǎn jiù jì zhì xuán wǔ hú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zī shān yùn líng yì zǒu wàng liáng yǒu guī |
兹山蕴灵异 走望良有归 |
qiū dǎo suī yǐ jiǔ méng xīn nán zhòng wéi |
丘祷虽已久 甿心难重违 |
chí míng shēn zǎo jiàn xiān xī lǚ yán fēi |
迟明申藻荐 先夕旅岩扉 |
dú sù yún fēng xià xiāo tiáo rén lì xī |
独宿云峰下 萧条人吏稀 |
wǒ lái bù wài shì yōu bào zì zhōng wēi |
我来不外适 幽抱自中微 |
jìng rù fēng quán zòu liáng shēng sōng guā wéi |
静入风泉奏 凉生松栝围 |
qióng nián zhì yuǎn xiǎng cùn guǐ yuè qīng huī |
穷年滞远想 寸晷阅清晖 |
xū měi chàng wú shǔ sù qíng jiān suǒ yī |
虚美怅无属 素情缄所依 |
guǐ suí xián ruò cāo jī shù xiè zhēn féi |
诡随嫌弱操 羁束谢贞肥 |
yì jì yì wú dào chéng cún wèi wù qí |
义济亦吾道 诚存为物祈 |
líng xīn shū yǐ yīng gān yè xìng ér fēi |
灵心倏已应 甘液幸而飞 |
bì gé qiě wú zé suí chē ān gǎn xī |
闭阁且无责 随车安敢希 |
duō cán dé bù gǎn zhī fù shì yé fēi |
多惭德不感 知复是耶非 |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这首《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是一首描写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首句**:“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这句话指出这座山中蕴藏有神秘奇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引发作者的探索欲望,暗示山中可能有值得寻觅的圣地或历史遗迹。
**次句**:“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作者提到过去的祭祀活动已经持续很久,人民的信仰与情感难以轻易改变,显示出当地文化和信仰的深厚根基。
**第三句**:“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描述了在黎明时分,作者亲自前往进行祭祀或仪式活动,先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山岩的门户。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活动的重视和亲自参与。
**第四句**:“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夜宿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周围人烟稀少,环境显得宁静而空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第五句**:“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作者表示自己来此并非为了外在的享乐或事务,而是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平静,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第六句**:“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强调了在宁静的环境中的感受,风吹过山间的泉水发出悦耳的声音,凉爽的空气环绕在松树和桧树之间,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和谐与宁静。
**第七句**:“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表达了作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在心中怀念这个地方,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清澈与温暖。
**第八句**:“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对过去美好但无法触碰、无法实现的事物感到遗憾,表达了纯净情感的寄托与难以实现的遗憾。
**第九句**:“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这里“诡随”和“羁束”分别代表了违背内心和束缚自由的活动,“弱操”和“贞肥”可能象征了违背自己原则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真实自我的追求与拒绝。
**第十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说明作者相信道德与真挚是行事的原则,希望通过自己的真诚来为人们祈福或贡献。
**第十一句**:“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暗示内心的愿望得到应验,仿佛从清澈的泉水中得到了甘甜的露水或祝福。
**末句**:“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表示自己在闭门独处时不求外界的认可或赞赏,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会有所奢望。
**最后**:“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表达了作者因自己的道德与行为未能得到他人理解或共鸣而感到惭愧,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存有疑问。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对过去某处山林或历史遗迹的探访与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道德与真实自我的坚守。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江宁(今江苏南京)玄武湖时,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感慨之作。全诗以“经”字开头,首先点明了诗人游览的路径与目的,接着细腻描绘了游览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云峰”、“风泉”、“松栝”等,都赋予了深沉而清新的画面感,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递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以及在这种美中寻找到的心灵寄托。
其次,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自然风光,还怀古思今,回顾玄武湖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这种古今交融的视角,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人的文化思考深度。
再者,诗人在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观照下,产生了个人的“幽抱”,这种内在的情感世界,是诗人个人感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内心世界。
最后,全诗在表达个人感受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对“义济”与“诚存”有了深入的探讨。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张九龄的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理深度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