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dì yóu jiā yuán
与弟游家园
fāng jià yǔ wú yǒu tóng huái bù yì xún |
方驾与吾友 同怀不异寻 |
ǒu féng chí zhú chù biàn huì jiāng hú xīn |
偶逢池竹处 便会江湖心 |
xià jìn lín fāng mì chūn yú shuǐ gēng shēn |
夏近林方密 春馀水更深 |
qīng huá liǎng huī yìng xián bù yì kuī lín |
清华两辉映 闲步亦窥临 |
píng zǎo fù jiā sè fú yī yì hǎo yīn |
苹藻复佳色 凫鹥亦好音 |
sháo fāng mèi zhōu zhǔ huì qì xí yī jīn |
韶芳媚洲渚 蕙气袭衣襟 |
xiāo sàn jiē wèi lè péi huí cóng suǒ qīn |
萧散皆为乐 裴回从所钦 |
wèi yǔ chéng sù zhì suì wǎn gòng chōu zān |
谓予成夙志 岁晚共抽簪 |
《与弟游家园》古诗词释义:
张九龄的这首《与弟游家园》描绘了作者与弟弟在自家园子里游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 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
这句话开篇提到与友同行,怀着相同的求知和探索之心。这里的“方驾”意味着并驾齐驱,象征着作者与弟弟在探索园中景致时的和谐与合作。
### 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
“偶逢池竹处”表示偶然间遇到有池塘和竹林的地方。这句话用“江湖心”来形容这种偶然发现的平静与深邃,暗示作者和弟弟在此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远方的向往。
###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
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林越来越茂密,展现出了夏日的生机。同时,春末时节,水更显得深邃,反映出自然界的丰富层次和时间的流转。
### 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
“清华两辉映”指的是园中美景如画,清华与自然的光辉相互辉映,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美。而“闲步亦窥临”则描绘了在闲适漫步中,不时有美景映入眼帘,令人流连忘返。
### 苹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
这两句提到水中生长的苹和藻具有美丽的色彩,而水鸟的鸣叫也十分悦耳。这些细节增添了自然的生动和魅力。
### 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
“韶芳媚洲渚”表示花香四溢,使得洲屿和岸边都显得格外迷人。而“蕙气袭衣襟”则形容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 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
这两句表达了在自由而闲适的环境中,一切都能成为乐趣,而徘徊于美景之间,心灵得到了充分的钦慕和享受。
### 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着作者认为这次与弟弟的园林之行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愿望,到了晚年,他们共同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好,抽簪即是放下尘世的束缚,象征着心灵的解放和对自然的深刻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在园林中寻求心灵慰藉、欣赏自然之美、反思人生意义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与弟游家园》古诗词赏析:
张九龄的《与弟游家园》是一首描绘与弟弟一同游览自家园林时所见美景与内心感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共同游园的愉悦时光以及自然景物所给予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共鸣**:“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表达了诗人与弟弟在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体现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共同的审美趣味。
2. **景物描写**:“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等句子,通过细致入微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园林的四季之美。池塘、竹林、密林、深水,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丰富了诗的视觉画面,也寓意了人生的广阔与深邃。
3. **情感升华**:“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苹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描绘了诗人与弟弟漫步园中,欣赏着美好的景象,听着水鸟的鸣叫声,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喜悦。这种情感的升华,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上,更深层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4. **抒发志向**:“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中,“韶芳”与“蕙气”分别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和清幽的香气,它们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内心的愉悦。诗人借此抒发了追求美好、自由、淡泊宁静生活的心愿。
5. **结语**:“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表达了诗人与弟弟共同实现梦想的心愿,希望通过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与弟弟共度晚年,表达了对友情和家庭生活的珍视。
整体来看,张九龄的《与弟游家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富含情感、寄托理想和追求的抒情诗。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