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 suǒ sī
有所思
sài wài yù fēn yún cí xióng yóu wèi fēn |
塞外欲纷纭 雌雄犹未分 |
míng táng zhàn qì sè huá gài biàn xīng wén |
明堂占气色 华盖辨星文 |
èr yuè hé kuí jiāng sān qiān tài yǐ jūn |
二月河魁将 三千太乙军 |
zhàng fū jiē yǒu zhì huì jiàn lì gōng xūn |
丈夫皆有志 会见立功勋 |
《有所思》古诗词释义:
作者杨炯所作的《有所思》,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从军事战备到个人抱负的全面情境。我们逐段解读如下:
1. **塞外欲纷纭, 雌雄犹未分**:这句话描述了边境地区(塞外)的紧张局势,暗示可能即将发生战斗。"雌雄犹未分"用比喻手法,表达出双方实力尚未明晰,胜负未定的局面,为全诗的军事主题定下了基调。
2. **明堂占气色, 华盖辨星文**:明堂和华盖都是古代中国建筑中重要的象征,这里代表了统治者的居所或象征权力的场所。"占气色"和"辨星文"则是利用天象和天文现象来预判时局或决策。这两句表现了决策者在重大决策之前对自然现象的重视,利用自然法则来指导战争或国事。
3. **二月河魁将, 三千太乙军**:"二月河魁将"表明战争可能发生在二月,河魁是中国古代星象中的一颗星,与军事行动有关。"三千太乙军"则描述了一支庞大而精锐的军队,太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位神明,此处借指强大的军队或国家实力。
4. **丈夫皆有志, 会见立功勋**:这句表达了所有英勇的男儿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展现自己的勇气和才能,为国家赢得荣誉,立下功勋。这句话既是对将士们的激励,也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强调了个人抱负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合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即将来临的军事紧张局势,以及对战争中军队的规模和实力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个人在国家大业中的崇高抱负和对功勋的向往。通过这些描述,杨炯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和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有所思》古诗词赏析:
杨炯的《有所思》这首诗,充满了雄浑的气魄和浓郁的爱国情怀。它从宏观的政治军事角度出发,表达了一位有志之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积极参与的意愿。下面,我们将从几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 开篇: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政治格局
诗的开头便点明了历史背景与政治格局的紧迫性:“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塞外”指边疆,暗示着边疆局势的动荡不安,“雌雄犹未分”则隐含着对于国家统一与战乱的忧虑。开篇就立下了宏大的叙事基调,预示着接下来诗中将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中间:占卜与军事部署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这一部分展示了诗人在政治军事层面上的布局与预见。在“明堂”和“华盖”这样的象征性建筑中,占卜者观察天象、解读星图,预示着战略决策的深谋远虑。特别提到了“二月河魁将”,即二月时节的领袖,显示出对时机的重视;而“三千太乙军”,则预示着庞大而精锐的军事力量,显示出对军事准备的充分和重视。
### 结尾:个人志向与功勋展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个人抱负与愿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坚信“丈夫皆有志”,即每个人都应怀有为国奉献的决心与勇气。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志向,更是对全体有志之士的号召,预示着他们将在未来的战事中立下赫赫功勋,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作出贡献。
### 总体评价
《有所思》不仅展示了杨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强盛与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这首诗通过宏观的历史叙事与具体的军事部署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激昂的斗志,是唐代诗人中关注国家大事、充满豪情之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