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huā luò
梅花落
jiàn qiè liú nán chǔ zhēng fū xiàng běi yàn |
贱妾留南楚 征夫向北燕 |
sān qiū fāng yī rì shǎo bié bǐ qiān nián |
三秋方一日 少别比千年 |
bù yǎn pín hóng lǚ wú lùn shù lǜ qián |
不掩嚬红缕 无论数绿钱 |
xiāng sī míng yuè yè tiáo dì bái yún tiān |
相思明月夜 迢递白云天 |
《梅花落》古诗词释义:
这首《梅花落》是唐朝诗人杨炯的作品,描写了主人公(应为“贱妾”)与心上人(“征夫”)分离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盼。以下是对诗句逐句的解释:
1.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诗句以“贱妾”自称,表达了女性的谦卑与自怜之情。她留在了南方的楚地,而她的爱人则前往北方的燕地。这里借用了地理方位的差异,象征两人被迫分离的现实。
2.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分别的痛苦与思念的强烈。在“三秋”(三个秋天)的时间内,感觉好像只有一天,与短暂的分别相比,仿佛已经过了千年,形容别离的痛苦如同漫长的等待。
3.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嚬(读作“颦”)是皱眉的意思,红缕可能是指女子脸部的红晕或面部的装饰,这里借指女子的愁容和妆容。这句话表示女子的愁容无法掩饰,其相思之情深重,连妆容都被愁绪所影响,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或计算(无论数绿钱)。
4.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在满月的夜晚,无论是对爱人深深的思念,还是对未来的期盼,都显得格外强烈。这里用“明月夜”象征着清晰、明亮的时间点,是思念的高峰期。而“迢递白云天”则代表了时间与空间的遥远,暗示分离的距离与时间都显得漫长。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主人公在与爱人分离后,面对时间和空间的挑战时所经历的深切思念与痛苦。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爱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梅花落》古诗词赏析:
《梅花落》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梅花的季节变化象征人物情感的变化,展现了爱情的深沉与距离的无奈。以下是对于此诗的赏析:
1. **起句揭示主题**:“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诗人以“贱妾”和“征夫”的身份设定,明确了诗的主体是分离中的情侣,他们的命运如同随季节迁移的梅花,彼此相隔南北。
2. **对比手法的运用**:“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这两句通过夸张的对比手法,表达了离别时间虽短,但对情侣来说,却如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化了情感的深度,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坚韧与深情。
3. **比喻的运用**:“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嚬”通“颦”,指皱眉,用“红缕”比喻愁眉,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离别时的愁绪。而“绿钱”则比喻的是铜钱上绿锈,暗示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愁苦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4. **情感的深化**:“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在离别后的夜晚,诗人通过“相思”二字直接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而“明月夜”与“白云天”则营造了一种高远、静谧的意境,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绵长,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和悠远。
5. **意境的营造**:整首诗通过季节变化、距离感、情感表达等元素的融合,构建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思念画卷。梅花的凋落与重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轮回,将爱情的深刻与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梅花落》通过对季节、距离、情感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了一种深沉、悠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真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