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yáng liǔ
折杨柳
chuāng wài yī zhū méi hán huā wǔ chū kāi |
窗外一株梅 寒花五出开 |
yǐng suí zhāo rì yuǎn xiāng zhú biàn fēng lái |
影随朝日远 香逐便风来 |
qì duì tóng gōu zhàng chóu kàn yù jìng tái |
泣对铜钩障 愁看玉镜台 |
xíng rén duàn xiāo xī chūn hèn jǐ péi huí |
行人断消息 春恨几裴回 |
《折杨柳》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以“折杨柳”为标题,但实际上描写了室内景象和情感的诗。诗人杨炯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恨和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各句的逐段解释:
1.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 这句描绘了窗外有一株梅花在寒冷中绽放,五瓣的花朵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坚韧的美。花影随着朝日的升起而拉长,花香随着和煦的春风四处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2.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 这里诗人通过“铜钩障”和“玉镜台”两种古代家具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愁苦情绪。铜钩障可能是指一面有铜钩装饰的屏风,玉镜台则是一张有玉镜装饰的梳妆台。在这样的场景下,诗人仿佛在流泪对着铜钩障,愁苦地望着玉镜台,暗示着面对离别和思念时的深情与哀愁。
3.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 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思念的行人在远方失去了消息。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欢乐,反而让诗人的愁思更加徘徊不去。这里不仅有对春天的期待,更多的是无法释怀的离别之痛和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传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从窗外的自然景象到室内的日常生活用品,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对亲人或恋人的思念与牵挂。
《折杨柳》古诗词赏析:
杨炯的这首《折杨柳》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通过描述一位女子在春天里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与忧愁,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脆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窗外一株梅, 寒花五出开”:这首诗以梅花作为开篇,既点出了季节(冬末春初),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处在孤独或寒冷的情感状态中。梅花的寒花五出开(梅花的花瓣通常是五瓣)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转变,同时也象征着女性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接着两句**:“影随朝日远, 香逐便风来”:这里的“影随朝日远”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时间的流逝。随着朝日的升起,她的心影被拉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而“香逐便风来”则用梅花的香气随风而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同时也暗含了一丝希望的温暖。
3. **紧接着**:“泣对铜钩障, 愁看玉镜台”:铜钩障和玉镜台是古代闺房中的常见物品,此处用来象征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愁。面对这些物品,她不禁泪流满面,愁苦地看着,反映了她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悲痛。
4. **最后两句**:“行人断消息, 春恨几裴回”:这句话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与忧愁。行人的消息断绝,使得春日的美好景色也无法冲淡她的愁绪,她的思绪在愁苦中徘徊,难以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物品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忧愁。杨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梅花、朝日、香风、铜钩障和玉镜台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美感又饱含深意的意境,深刻地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感受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