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ǐ zhōu zhōu sī gōng
送梓州周司功
hàn guó lín qīng wèi jīng chéng zhěn zhuó hé |
汉国临清渭 京城枕浊河 |
jū rén xià zhū lèi bīn yù cù lí gē |
居人下珠泪 宾御促骊歌 |
wàng jí guān shān yuǎn qiū shēn yān wù duō |
望极关山远 秋深烟雾多 |
wéi yú sān wǔ xī míng yuè zàn jīng guò |
唯馀三五夕 明月暂经过 |
《送梓州周司功》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梓州周司功》是唐代诗人杨炯所作,表达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祝愿。下面对每句进行逐段解释:
1.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诗人首先描述了送别之地的地理环境。汉国(这里指长安)临着清澈的渭水,京城(长安)紧靠着浑浊的黄河。汉国和京城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通过“清渭”与“浊河”的对比,暗示了对朋友即将前往的梓州(今四川梓潼)环境的不甚了解或期待。
2. **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这里描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居人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们)因别离而落下晶莹的泪珠,而作为宾客的御者(可能是周司功的随从)则在催促着骊歌(古代送行时的音乐),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与送别的仪式感。
3.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视线所及之处,远处的关山显得遥远且模糊。秋天时节,烟雾笼罩,视线更为模糊,不仅渲染了一种离别的忧郁氛围,也暗示了朋友此行路途的艰辛和旅途的未知。
4. **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在离别后的日子里,只有那零星的几个夜晚能看到明月的陪伴,这象征着在孤独和相思中,还有美好事物的短暂慰藉。同时,这里也寄寓了对朋友旅途安全和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送别情景的交织,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祝愿。
《送梓州周司功》古诗词赏析:
杨炯的《送梓州周司功》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通过“清渭”与“浊河”的对比,营造出京城内外的鲜明对比景象,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京城),也暗示了对友人即将前往的梓州环境的未知和远方的遥远,为全诗的离别主题奠定了基调。
2. **颔联“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直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居人(主人)与宾客(友人)的眼泪与离别前的热烈骊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和悲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3. **颈联“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艰辛和不易。通过“关山远”和“烟雾多”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祝福。
4. **尾联“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在描绘了送别时的离情别绪后,又通过明月的短暂路过,表达了对友谊和相聚时光的眷恋。月虽短暂,但其光芒足以照亮旅途,象征着虽然友人即将远行,但友情的光芒将永远照亮彼此的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巧妙运用,不仅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现实的无奈接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杨炯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悲壮又温情的离别氛围,使得这首送别诗成为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