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fèi guān
游废观
tiān jiāng xià sān gōng xīng mén zhào wǔ róng |
天将下三宫 星门召五戎 |
zuò móu zī miào lüè fēi xí zhù wén xióng |
坐谋资庙略 飞檄伫文雄 |
chì tǔ liú xīng jiàn wū hào míng yuè gōng |
赤土流星剑 乌号明月弓 |
qiū yīn shēng shǔ dào shā qì rào huáng zhōng |
秋阴生蜀道 杀气绕湟中 |
fēng yǔ hé nián bié qín zūn cǐ rì tóng |
风雨何年别 琴尊此日同 |
lí tíng bù kě wàng gōu shuǐ zì xī dōng |
离亭不可望 沟水自西东 |
《游废观》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游废观》由唐代诗人杨炯所作,通过其丰富的意象与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诗一开始便描绘了战乱的景象,以“天将下三宫”隐喻国家的动荡,而“星门召五戎”则描绘了军队的召唤,预示着战争即将爆发。
-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这里表现了战略与文治的并重。坐在朝堂之上,借助智谋和文采,诗人可能在暗示当时的政治环境,需要军事战略与文治并举以应对局势。
-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这两句通过兵器的描述,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战争中勇者的形象,赤土流星剑代表速度与力量,乌号明月弓则代表精准与神秘,展现了战场上的英雄主义。
-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蜀道艰难险峻,加之秋日的阴沉,营造出一种压抑与不祥的气氛,暗示战争即将笼罩这片地区,杀气弥漫。
-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在风雨交加的岁月里,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以及今日的离别,表达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
-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离亭象征别离,诗人不能遥望,只能看着流水东逝,表达了别离的无奈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战争与和平、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游废观》古诗词赏析:
《游废观》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通过描述废观(即废弃的寺庙或观宇)周围的自然景象和军事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下是对于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历史的变迁**:“天将下三宫, 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 飞檄伫文雄”。诗的开篇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开头,通过“天将下三宫”描绘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三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宫殿,代表着权力与荣耀的象征。接下来的“星门召五戎”用星门召唤五军,暗示了军事力量的集结,预示着战争的即将来临。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观,也隐含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对于权力更迭的感慨。
2. **聚焦军事与和平的冲突**:“赤土流星剑, 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 杀气绕湟中”。这一部分通过“赤土流星剑”和“乌号明月弓”等具体的武器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剑与弓不仅代表了军事装备,也是战争的象征。而“秋阴生蜀道”和“杀气绕湟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战争的阴霾和血腥气弥漫的氛围渲染出来,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与恐怖。
3. **战争与和平的对立与统一**:“风雨何年别, 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 沟水自西东”。这部分转而描绘战争与和平的对立与统一。通过“风雨何年别”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渴望,这里将战争比作风雨,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而“琴尊此日同”则通过描述和平时期人们聚会欢歌的场景,展现了和平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宁。最后,“离亭不可望, 沟水自西东”描绘了一种远离战争、与世无争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于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4. **结束处的哲思**:“离亭不可望, 沟水自西东”。这两句通过描绘一个远离战争,水流东去的景象,结尾处蕴含了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思考。沟水自西东,既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也暗示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导向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总的来说,杨炯的《游废观》不仅是一首描述战争与和平的诗,更是一次对于历史变迁、军事冲突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军事元素的巧妙结合,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