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chóu guó zhōu lǐ sī fǎ
和酬虢州李司法
gù shì xián tái gé xiān mén ǎi yǐ shēn |
故事闲台阁 仙门蔼已深 |
jiù zhāng kuī fù dào yún huǎng sù zhòng yīn |
旧章窥复道 云幌肃重阴 |
xuán lǜ jiā huī biàn qīng yáng dòu bǐng lín |
玄律葭灰变 青阳斗柄临 |
nián guāng yáo shù sè chūn qì rào lán xīn |
年光摇树色 春气绕兰心 |
fēng xiǎng gāo chuāng dù liú hén qū àn qīn |
风响高窗度 流痕曲岸侵 |
tiān mén zǒng shū xiá rén jìng biàn yī zān |
天门总枢辖 人镜辨衣簪 |
rì mù nán gōng jìng yáo huá zhèn yǎ yīn |
日暮南宫静 瑶华振雅音 |
《和酬虢州李司法》古诗词释义:
《和酬虢州李司法》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一首和诗,作为对虢州李司法作品的回应。这首诗以典雅的文风,描绘了一系列春日景致,并融入了政治与社会的象征,展现了作者对政务的观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下面是逐段解释每一联的意思:
**首联**: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
故事闲暇的台阁,仙人的门扉已经显得幽深而神秘。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画面,暗示了虢州李司法所在的职位可能具有某种超然的地位,同时也预示了后续描述的景致将充满诗意与深意。
**颔联**: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透过古老的通道,看到的是云雾缭绕的帷幔,庄严而肃穆。这一联中的“旧章”象征着历史的传统和规则,“复道”指代多重的通道或不同的层面,“云幌”则代表了浓厚的云雾,暗喻着一层神秘的氛围,“重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氛围的深沉和压抑。整体上,这里不仅描述了环境的特征,也隐喻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传统的一种深入思考。
**颈联**: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随着深秋的到来,大地的律令也随之变化,葭灰(一种用于计时的草灰)在特定节气时会发生变化。同时,春日的开始,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指向了东方的青阳。这一联通过自然节气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是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哲思。
**颔联**: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春日的阳光照耀着树木,树的颜色随着春光的变化而摇曳,春的气息围绕着兰花的核心。这一联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的绽放与内心的纯净。
**颈联**: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风吹过高窗,带来了远处的声音,河水在弯曲的河岸留下了流动的痕迹。这一联通过风声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
**尾联**: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天门负责着整个政务的中枢管理,如同一面镜子,分辨出人的身份和服饰。这一联既描绘了天门(可能象征着政治中心或重要机构)的管理职能,也通过“人镜”这一形象,强调了政务对人的尊重与公正。
**尾联**: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傍晚时分,南宫显得格外宁静,瑶华(象征高贵或美好的事物)的声音在空中振响。这一联通过日暮时分的宁静景象,结合瑶华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政务的深思熟虑,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和酬虢州李司法》古诗词赏析:
杨炯的这首诗《和酬虢州李司法》是一首对仗工整、情感饱满的七言律诗,主要描述了官署(可能是指李司法所在的虢州官署)及其周边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与赞美,以及对国家治理和文化的深切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故事闲台阁, 仙门蔼已深**:开篇以“故事”引出历史的沉淀与官署的庄重,“闲台阁”暗示此处平日少人来往,充满着历史的静谧与深邃感。“仙门”则借用了神话中的意象,寓意此处为政务的殿堂,高雅而神秘,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
2. **旧章窥复道, 云幌肃重阴**:此句描述的是古代官署内部的布局与气氛。“旧章”指古代的典章制度,“窥”则暗示对历史的回顾与敬畏。“复道”指官署内的走廊或过道,通过云幌(云彩般的窗帘)的“肃”(庄严、肃穆)形象地描绘了官署内部的庄严与肃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3. **玄律葭灰变, 青阳斗柄临**:进入季节的转换,暗示春天的到来。“玄律”可能指冬季的寒冷,与“青阳”形成对比,代表着季节的更替。“葭灰变”是古代的一种节气标志,冬至时将葭灰置于盘中,春分时葭灰动,以示时节变化。“斗柄临”则是古人根据北斗星的位置来确定季节和时间的方法,此处借以表现春季的来临。
4. **年光摇树色, 春气绕兰心**:春光洒落,树木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春的气息环绕在兰花之间,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
5. **风响高窗度, 流痕曲岸侵**:风吹过高窗,带来了清新的气息,河水在曲曲折折的岸边留下水痕,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美丽。
6. **天门总枢辖, 人镜辨衣簪**:这里用“天门”比喻国家的治理中枢,国家通过这“枢辖”来统管四方,“人镜”则比喻君主以镜子自照,观察民情,辨识官员,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关注。
7. **日暮南宫静, 瑶华振雅音**:傍晚时分,南宫(可能是指官署)安静下来,瑶华(美好的音乐)响起,象征着文治的高雅和国家文化的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官署及其周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季节变换、自然景观、官署布局、国家治理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广阔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