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 shù ( yī zuò shěn quán qī shī )
芳树(一作沈佺期诗)
chūn quán míng dà hè hào yuè tǔ céng cén |
春泉鸣大壑 皓月吐层岑 |
cén hè jǐng sè jiā wèi wǒ yuǎn yóu xīn |
岑壑景色佳 慰我远游心 |
àn fāng zú yōu qì jīng qī duō zhòng yīn |
暗芳足幽气 惊栖多众音 |
gāo xìng nán shān qū zhǎng yáo héng sù qín |
高兴南山曲 长谣横素琴 |
《芳树(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水间美丽景色的诗。宋之问的这首诗,以春水、月光、山峦、芳香等自然元素为主题,营造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以下是对每句诗的大意解释:
1. **春泉鸣大壑**:春天的泉水在深谷中潺潺作响。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山谷中溪流活跃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
2. **皓月吐层岑**:明亮的月亮从层层山峰中升起。这句诗用“吐”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同时也强调了月光的明亮。
3. **岑壑景色佳**:山峦与山谷的景色非常优美。这两句诗总结了前两句描绘的自然风光,点明了景色的美好。
4. **慰我远游心**:这些美景安慰了我长途跋涉的疲惫心灵。诗人通过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心灵得到抚慰的感受,强化了对自然美的感慨和感激之情。
5. **暗芳足幽气**:暗香充满,空气里弥漫着幽幽的香气。这里的“暗芳”指的是不显眼但味道却极美的花香,诗人用“幽气”来形容这种香气,给人一种静谧、深邃的感觉。
6. **惊栖多众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使得它们发出众多的声音。这句诗描绘了山林中清晨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鸣叫让山林充满了生命力。
7. **高兴南山曲**:我高兴地走向南山的小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的向往,希望深入南山,感受那里的宁静和美丽。
8. **长谣横素琴**:长时间地吟唱,琴声悠扬。诗人用“长谣”和“素琴”表达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悠闲和心灵的释放,琴声仿佛是与自然对话的声音,充满了诗意和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山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体验。
《芳树(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芳树》(一作沈佺期诗),虽然题目为“芳树”,但实际上更倾向于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尤其是春日的泉流、皓月与山壑的结合,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哲思的情感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春泉鸣大壑, 皓月吐层岑。”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山间的景象,泉水在大山谷中流淌,发出悦耳的鸣响;皓月从高耸的山峰中透出,照亮了山峦。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泉水的流淌与月亮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动和自然界的和谐。
### 颔联:“岑壑景色佳, 慰我远游心。”
“岑”指的是高峻的山峰,“壑”则是深谷。这两句诗表达了山景的美好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能安抚游子的思乡之心。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慰藉,即自然之美能净化心灵,让人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与孤独。
### 颈联:“暗芳足幽气, 惊栖多众音。”
“暗芳”指的是在夜色中散发香气的花朵,这里的“幽气”既指香气的淡雅,也寓意着一种隐秘而深远的意境。“惊栖”指的是鸟类的惊飞,多众音则是指山林中众多鸟鸣的声音。这两句描绘了夜晚山林的静谧与生机,暗香浮动,鸟语声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夜景图,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美。
### 尾联:“高兴南山曲, 长谣横素琴。”
“高兴”在这里应是形容诗人的心情愉悦,“南山曲”可能是指环绕山峰的曲径,“长谣”则是长吟,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以“横素琴”来结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通过弹琴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可能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总体而言,宋之问的《芳树》不仅是一首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