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ù yá kǒu wǔ dù jì lǐ shì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
fú xiāng yán xùn tuān dòu pǔ níng yuǎn pàn |
浮湘沿迅湍 逗浦凝远盼 |
jiàn jiàn jiāng shì kuò xíng jiē shuǐ liú màn |
渐见江势阔 行嗟水流漫 |
chì àn zá yún xiá lǜ zhú yuán xī jiàn |
赤岸杂云霞 绿竹缘溪涧 |
xiàng bèi qún shān zhuǎn yìng jiē liáng jǐng yàn |
向背群山转 应接良景晏 |
dá zhàng lián yè yuán píng shā fù yáng yàn |
沓障连夜猿 平沙复阳雁 |
fēn wú wàng quē kè guī ráo sù yǐ guàn |
纷吾望阙客 归桡速已惯 |
zhōng dào fāng sù huí chí niàn zì zī zhuàn |
中道方溯洄 迟念自兹撰 |
lài xīn héng yáng měi chí yǐ juān yōu huàn |
赖欣衡阳美 持以蠲忧患 |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宋之问创作的一首寄给李适的五律诗,详细描绘了诗人沿着湘江航行,经过崖口五渡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在这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乘船沿着湍急的湘江行驶,船只经过各个渡口时,他凝视远方,渐渐地,视野中的江面变得宽阔起来,但他也感叹水流的广袤。
2.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诗人在这里描写了两岸的景色,赤红色的河岸上,云霞交织,绿竹沿着溪涧生长,群山在两岸之间变换,整个景象显得宁静而美好。
3. **沓障连夜猿,平沙复阳雁**。这句描述了夜晚山间的连绵险峻,仿佛有猿猴的叫声回荡;白天在平沙上,可以看到归来的雁群。
4.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诗人自称为朝向都城的旅人,习惯了快速返回的船行,途中遇到了逆流而上的艰难,这让他心中产生了迟疑和思考。
5. **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在经历了旅行中的各种景象和内心感受后,诗人表达了对衡阳美景的欣赏和欣慰,他希望通过美景的享受来缓解内心的忧虑。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对自我情感的反思,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古诗词赏析: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是宋之问的一首五言古风诗,该诗通过对入崖口五渡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细腻,也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浮湘沿迅湍”,以“浮湘”起笔,将读者带入湘江的浩渺之中,紧接着“沿迅湍”,描绘了江水的急速与流动的动态美。接着的“逗浦凝远盼”,“逗浦”指船靠近岸边,“凝远盼”则展现诗人凝视远方的期待与思绪。这种动态与静态、近景与远景的巧妙结合,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 自然之美的多层次展现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四句,诗人从江面的开阔、水流的自由,到岸边的红霞、溪涧边的绿竹,多层次地展现了自然的多彩与壮美,细腻地描绘了四季更迭之下的自然景观。
### 时空变换与情感的转折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沓障连夜猿,平沙复阳雁”几句,通过对群山的变换、良景的平静、夜晚的猿声以及日出时雁群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时间与生命、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
### 诗人情感与哲学思考
“纷吾望阙客,归桡速已惯,中道方溯洄,迟念自兹撰,赖欣衡阳美,持以蠲忧患”最后六句,诗人通过自我身份的表述(“望阙客”)和对自然之美的渴望(“衡阳美”),表达了对平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路上迟疑与挣扎的感慨,以及通过自然的美丽来“蠲忧患”的心灵寄托。
### 结语
综上所述,《入崖口五渡寄李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情感与哲学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体悟,以及在自然中寻得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