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hǐ sōng shān tú jīng gōu lǐng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fàng liū dí qián xù lián shān fēn shàng gàn |
放溜觌前溆 连山分上干 |
jiāng huí yún bì zhuǎn tiān xiǎo wù fēng zǎn |
江回云壁转 天小雾峰攒 |
hǒu mò tiào jí làng hé liú huán jùn tān |
吼沫跳急浪 合流环峻滩 |
yī lí chū xuán huà liáo rào bì wō pán |
欹离出漩划 缭绕避涡盘 |
zhōu zi qiè guì shuǐ zuì yán sī lù nán |
舟子怯桂水 最言斯路难 |
wú shēng bào zhōng xìn yín xiào zì ān xián |
吾生抱忠信 吟啸自安闲 |
dàn bié yǐ qiān suì yè chóu láo wàn duān |
旦别已千岁 夜愁劳万端 |
qǐ yǔ jiàn yè yuè wěi qū pò lín luán |
企予见夜月 委曲破林峦 |
tán kuàng zhú yān jǐn zhōu xiāng jú lù tuán |
潭旷竹烟尽 洲香橘露团 |
qǐ ào sù suǒ hǎo duì zhī yǔ jù huān |
岂傲夙所好 对之与俱欢 |
sī jūn bà qín zhuó qì cǐ yè màn màn |
思君罢琴酌 泣此夜漫漫 |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这首《奉使嵩山途经缑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前往嵩山途中经过缑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平和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诗开篇描绘了舟行江上,水势渐缓,视野中可见前滩(溆)的景象,接着是连绵的山峰似乎与天相接。江面云雾缭绕,山峰在雾中攒聚,营造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气氛。
2. **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进一步描述了江水在急流中形成的浪花、漩涡和回流。急浪如同兽吼,漩涡和涡流则环绕着峻峭的河滩,船只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极为艰难。
3.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诗人引用了舟子的担忧和感叹,表明前往嵩山的路途艰险,不仅自然环境复杂,也反映了旅途的不易。
4. **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诗人通过自我表白,强调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内心状态——即使面对艰难的旅途,也保持了忠诚、诚信的品格,心情轻松自在。
5. **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诗人感叹日间的别离仿佛已隔千年,夜晚则因旅途劳顿而愁思万千,体现了长时间的旅行带来的疲惫与孤独。
6. **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尽管夜深人静,但诗人仍企盼见到夜空中明亮的月亮,试图在曲折的山林间找到它的踪影,寻求一丝慰藉。
7. **潭旷竹烟尽,洲香橘露团**:在行进途中,诗人注意到远处深潭的广阔,竹林中的烟雾已经消散,洲上的橘林里弥漫着香甜的露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8. **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诗人对于眼前的自然美景并非仅仅欣赏,而是在心中找到了共鸣,与之一同欢愉。
9. **思君罢琴酌,泣此夜漫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君主的思念,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忧愁与落寞。在漫长的夜晚,他似乎在琴声中找到了寄托,然而思念之苦并未因此而消减,反而在无尽的夜色中显得更加深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这首诗《奉使嵩山途经缑岭》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豁达。诗作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入,也透露出一种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部分赏析:
1.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描绘了水流与山峦交错的壮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之中。后面的“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壮阔感,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峰和回转的江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2. **旅途的艰难与险峻**:“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汹涌和峡谷的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难。随后的“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更是通过漩涡和涡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行进中的挑战与风险。
3. **人情与心态**:面对如此艰难的旅途,诗人却能“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而自己却“吾生抱忠信,吟啸自安闲”,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以不变应万变的内心状态。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内心的宁静。
4. **时间与情感**:“旦别已千岁,夜愁劳万端”表达了诗人旅途的漫长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知旅途的忧虑。而“企予见夜月,委曲破林峦”则以月光穿透林峦的景象,象征着诗人虽面对重重困难,但心中仍保有一份希望与光明。
5. **情感的深化**:诗人在末尾提到“思君罢琴酌,泣此夜漫漫”,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然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并未使诗歌显得过于哀伤,反而通过“岂傲夙所好,对之与俱欢”的句子,透露出一种即使面对挑战,也能从中找到乐趣的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宋之问的这首诗不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壮丽与艰难,更通过诗人的心态变化,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乐观的态度。诗作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