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 zhì sōng shān xún dù sì bù yù kǎi rán fù shāng tián xǐ mǎ hán guān zhǔ … zèng dù hóu dù sì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
wáng shì guì xiān zōng héng mén qī dào fēng |
王氏贵先宗 衡门栖道风 |
chuán xīn wù yǒu wù bǐng huà yóu wú qióng |
传心晤有物 秉化游无穷 |
xué ào jiǔ liú yì jī xuán sān yǔ tóng |
学奥九流异 机玄三语同 |
shū nǎi mò chǎng jué wén chēng cí bó xióng |
书乃墨场绝 文称词伯雄 |
bái wū fān wèi zhǔ cāng shēng qī xiè gōng |
白屋藩魏主 苍生期谢公 |
yī zhī xián liáng zhào suì yè chéng míng gōng |
一祗贤良诏 遂谒承明宫 |
bǔ gǔn wàng xī sāi zūn rú wèi wèi chōng |
补衮望奚塞 尊儒位未充 |
bà guān qī mén lǐ guī lǎo yī qiū zhōng |
罢官七门里 归老一丘中 |
cháng tiǎn zhǎng zhě zhé wēi yán sī wèi tōng |
尝忝长者辙 微言私谓通 |
wǒ háng huì jī jùn lù chū guǎng líng dōng |
我行会稽郡 路出广陵东 |
wù zài rén yǐ yǐ dōu yí huái hǎi kōng |
物在人已矣 都疑淮海空 |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这首诗《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揭示了一系列古代文人生活轨迹的变迁与他们的精神追求。下面逐段解释诗句意思:
首联“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借古代王氏家族的显赫与门第的高贵,比喻那些追求内心宁静、道家精神的文人学者,他们虽身居简陋的居所(衡门,即简陋的房屋),却能坚守内心的道风,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颔联“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描述了这些文人与宇宙自然的深切交流,他们的心灵与万物相通,随自然的变化游走于无穷的智慧和境界之中,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颈联“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赞扬了他们学问的深奥与独特,他们涉猎广泛,却能在智慧的交流中找到共同的玄机与真谛。他们的文字是墨场上最绝妙的笔墨,文辞雄伟,称雄于文坛。
颔联“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赞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隐居白屋,却有着深远政治影响力的文人,如谢灵运等,他们的存在被视为百姓的希望,反映了文人与民间的密切联系。
颔联“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描述了文人受到朝廷的赏识与征召,进入宫中为官,虽怀有补益朝廷的愿望,却未获得完全的尊重与位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颔联“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指他们在官场的仕途遭遇挫折,最终选择辞官退隐,回到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在叙述自己的行迹与思想时,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与往事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作者路过会稽与广陵,见物思人,感叹世事如梦,繁华已逝,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旷达与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多重侧面,从他们的思想、社会地位、仕途遭遇,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人生哲思。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这首诗《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是一首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之作。全诗以追溯友人杜四的生平事迹和逝世后的情感波动为主线,穿插着对友人的高度赞誉与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思念,形成一种既沉重又充满敬意的情感流露。
### 诗的结构与情感层次:
1. **开头铺垫**:首句“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从杜四的家庭背景与道德修养开始,展现其人格魅力和追求。这里,“王氏贵先宗”是指杜四家族历史悠久、地位显赫,而“衡门栖道风”则描绘了他在深居简出的生活中保持高尚道德修养的情景,为后续的赞美和怀念奠定了基调。
2. **学术与文学成就**:“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这段描述集中赞扬了杜四在学术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他不仅在复杂的学问世界中有独到见解,而且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杰出,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这种对才华的肯定,表达了对杜四才能的敬仰。
3. **政治生涯与理想抱负**:“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这几句描绘了杜四在政治上的经历,他曾被重用为“魏主”的谋臣,致力于为民谋福,却因各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中的“尊儒”地位。这一部分体现了对杜四政治理想的认同和对他政治生涯未能达到目标的惋惜。
4. **归老与去世**:“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这里描述了杜四在政治生涯受挫后,选择退隐山林,过起了简单平静的生活。他对过去的事情抱有一种谦逊的态度,私下的交谈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5. **诗人的情感表达**:“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他在前往会稽郡的路上,不禁追忆起与杜四相逢的过往,感慨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对杜四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对广阔天地间人事的无常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 总结:
宋之问的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逝去友人深沉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对杜四高尚人格、深厚学识、高远政治理想的崇敬。通过回顾杜四的一生,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波动,也通过其生平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情、道德、学问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