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ān lù ( yī zuò shěn quán qī shī )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
zé guó sháo qì zǎo kāi lián yán jì tiān |
泽国韶气早 开帘延霁天 |
yě qín xiāo wèi zhuàn shān fēi zhòu réng mián |
野禽宵未啭 山蜚昼仍眠 |
mù zī hǎi liú fā liè yìng yán yíng qián |
目兹海榴发 列映岩楹前 |
yì yuè yù fēng jìng wēi ruí hán jǐng xiān |
熠爚御风静 葳蕤含景鲜 |
qīng chén lǜ kān pèi tíng wǔ dān yù rán |
清晨绿堪佩 亭午丹欲然 |
xī tiǎn jīn guī jí cháng jiàn yù chí lián |
昔忝金闺籍 尝见玉池莲 |
wèi ruò zōng zú dì gèng féng róng yào quán |
未若宗族地 更逢荣耀全 |
nán jīn suī zì guì hè shǎng jù néng qiān |
南金虽自贵 贺赏讵能迁 |
fǔ gōng wàn lǐ jué qǐ rǎn yī zhāo yán |
抚躬万里绝 岂染一朝妍 |
tú yuán zhì xiá jùn cháng shì xī liú nián |
徒缘滞遐郡 常是惜流年 |
yuè sú bǐ zhāng fǔ mén xīn kōng zì lián |
越俗鄙章甫 扪心空自怜 |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一部分都在描述长安路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家族荣誉、财富与政治地位等的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泽国韶气早, 开帘延霁天**
“泽国”指湿润的地带,“韶气”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描述春天来得早,当他打开窗帘时,可以看到雨后的晴朗天空,充满生机的氛围迎面而来。
**野禽宵未啭, 山蜚昼仍眠**
“宵未啭”指夜未尽之时,野鸟尚未开始鸣叫,“昼仍眠”则表示白天山中的飞虫仍处在休息状态。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宁静和生机,鸟虫似乎还未完全从冬眠中醒来。
**目兹海榴发, 列映岩楹前**
“海榴”指海榴花,这句诗写诗人目光所及,是海榴花盛开的景象,花朵映照在岩石的柱子前面,美不胜收。
**熠爚御风静, 葳蕤含景鲜**
“熠爚”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御风”是指受风的影响,“葳蕤”则表示植物茂盛繁密。这两句描绘海榴花在风中摇曳,光辉夺目,同时花朵充满了生机与鲜艳的颜色。
**清晨绿堪佩, 亭午丹欲然**
“亭午”指正午时分,“丹欲然”意味着花色鲜艳得几乎燃烧。早上绿色的海榴花可以佩戴,到了中午则更加鲜艳欲滴。
**昔忝金闺籍, 尝见玉池莲**
“金闺籍”、“玉池莲”都是借指美丽的事物和环境。诗人回忆过去,曾有幸接触过美好的事物,比如美丽的女子(比喻),美丽的莲花(实际上指某种美好的环境或人)。
**未若宗族地, 更逢荣耀全**
这句诗将之前的回忆与当前的情景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家族荣誉与当前情景的感慨。他感叹于与家族的联系中,更能体验到完全的荣耀与尊贵。
**南金虽自贵, 贺赏讵能迁**
“南金”指南方的金属,比喻珍贵的财富或地位,“贺赏讵能迁”表示即便有巨大的财富或地位,也不能轻易迁移到家族荣誉与亲情中去。
**抚躬万里绝, 岂染一朝妍**
诗人自省,反省自己在万里之外的荒远之地,无法触及家族的荣耀与温暖,感叹无法染指一朝的荣耀。
**徒缘滞遐郡, 常是惜流年**
“徒缘滞遐郡”表示徒然滞留于遥远的郡县,“常是惜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越俗鄙章甫, 扪心空自怜**
“越俗”指南方的风俗,“章甫”是古代的礼帽,引申为文明、礼仪。这句诗表达作者对于南方的粗鄙风俗感到不满,同时内心感到孤独和自怜。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家族、荣誉、时间、政治地位等多重情感和思考。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赏析:
《长安路》(一作沈佺期诗),由宋之问创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交织的佳作。全诗以早春时节的江南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早春景色**:“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早的景象,阳光明媚,雨后的清新气息在广阔的水乡之中弥漫,诗人在打开窗户,迎接这晴朗的天空时,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2. **描绘静谧自然**:“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夜间,山中的野鸟还未开始啼鸣,白天的山鸟仍在沉睡,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这句通过对比夜与日的静谧,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美。
3. **赞美海榴的盛开**:“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 诗中将目光转向了海榴的盛开,花朵在岩石与柱子前映照,显得格外鲜艳。这一描绘不仅展现了海榴的美丽,也寓意了诗人的赞叹与欣赏之情。
4. **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熠爚御风静,葳蕤含景鲜,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 诗人进一步细描了海榴在不同的时间段展现出的不同魅力,早晨的绿色仿佛可以佩戴,中午的红色则仿佛要燃烧起来,这些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赞叹。
5. **个人经历与情感的交织**:“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诗人在此处回顾自己的经历,提到曾经在京城见到的玉池莲花,但如今所见的海榴更让他感到荣耀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当前所见之景的感慨与对比。
6. **对比与感慨**:“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 通过对比南金的贵重与海榴的美丽,诗人表达了对于物质财富与自然美景的感慨。接着,“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与当下情感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满足的境界。
7. **最后的自怜与感慨**:“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因身处遥远之地,不能享受繁华都市的景象而感到遗憾,同时也对地方习俗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徒”“常”“鄙”等字词得以体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诗人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宋之问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景物描绘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