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hé piān
明河篇
qīng xī lǜ tán tán shuǐ cè xiū zhú chán juān tóng yī sè |
青溪绿潭潭水侧 修竹婵娟同一色 |
tú shēng xiān shí fèng bù yóu lǎo sǐ kōng shān rén jù shí |
徒生仙实凤不游 老死空山人讵识 |
miào nián bǐng yuàn táo sú fēn guī wò sōng qiū nòng bái yún |
妙年秉愿逃俗纷 归卧嵩丘弄白云 |
hán qíng ào nì wèi xīn mù hé kě yī rì wú cǐ jūn |
含情傲睨慰心目 何可一日无此君 |
《明河篇》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明河篇》是一首情感深沉的抒情诗,全诗共分四段,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 第一段
“青溪绿潭潭水侧, 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 老死空山人讵识”
这段描述了一个幽静美丽的自然景象:一条青绿色的溪流旁,有一个深绿的潭水,旁边生长着修长的竹子,它们的颜色和水中的倒影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但是,这里虽然生长着仙实(传说中的长生不老果实),却没有人来采摘,也见不到传说中的凤凰在这里游憩,暗示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被世人遗忘,未被发现其价值。
### 第二段
“妙年秉愿逃俗纷, 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 何可一日无此君”
这一段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年轻时有着远离尘世烦恼、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因此选择回到嵩山(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的圣地)去生活,与白云为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得以释放情感,傲然地审视世间万物,让心灵得到慰藉。他感叹,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美好,怎可轻易舍弃。
### 总体解读
整首《明河篇》通过描述自然美景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之问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被遗忘的自然美景的惋惜。诗中蕴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渴望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明河篇》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明河篇》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诗人隐逸生活情怀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明河篇》选取了自然界中的青溪绿潭、修竹、仙实、白云等元素,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静谧脱俗的氛围。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背景,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宁静、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语言与意境
诗的语言质朴而有意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例如,“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描绘了溪流、绿潭与翠竹和谐共处的景象,“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则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即渴望逃离尘世纷扰,追求隐居生活的愿望。
### 情感与象征
诗中融入了深刻的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通过“老死空山人讵识”这一句,诗人似乎在感慨,即使在深山老林中默默死去,世人也未必会知晓,暗示了一种对生命孤独与归隐的深刻体会。同时,“妙年”、“归卧”、“弄白云”等词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 结构与韵律
《明河篇》在结构上较为严谨,以对仗、押韵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每句末尾的韵脚选择得当,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悦耳,既有古风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诗的灵动与情感表达。
### 总结
宋之问的《明河篇》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表达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清幽雅致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深沉思考与追求。这首诗在传承古代诗歌艺术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和谐共生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