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mén yìng zhì
龙门应制
bā yuè liáng fēng tiān qì jīng wàn lǐ wú yún hé hàn míng |
八月凉风天气晶 万里无云河汉明 |
hūn jiàn nán lóu qīng qiě qiǎn xiǎo luò xī shān zòng fù héng |
昏见南楼清且浅 晓落西山纵复横 |
luò yáng chéng què tiān zhōng qǐ cháng hé yè yè qiān mén lǐ |
洛阳城阙天中起 长河夜夜千门里 |
fù dào lián méng gòng bì kuī huà táng qióng hù tè xiāng yí |
复道连甍共蔽亏 画堂琼户特相宜 |
yún mǔ zhàng qián chū fàn làn shuǐ jīng lián wài zhuǎn wēi yí |
云母帐前初泛滥 水精帘外转逶迤 |
zhuō bǐ zhāo huí rú liàn bái fù chū dōng chéng jiē nán mò |
倬彼昭回如练白 复出东城接南陌 |
nán mò zhēng rén qù bù guī shuí jiā jīn yè dǎo hán yī |
南陌征人去不归 谁家今夜捣寒衣 |
yuān yāng jī shàng shū yíng dù wū què qiáo biān yī yàn fēi |
鸳鸯机上疏萤度 乌鹊桥边一雁飞 |
yàn fēi yíng dù chóu nán xiē zuò jiàn míng hé jiàn wēi méi |
雁飞萤度愁难歇 坐见明河渐微没 |
yǐ néng shū juàn rèn fú yún bù xī guāng huī ràng liú yuè |
已能舒卷任浮云 不惜光辉让流月 |
míng hé kě wàng bù kě qīn yuàn dé chéng chá yī wèn jīn |
明河可望不可亲 愿得乘槎一问津 |
gèng jiāng zhī nǚ zhī jī shí hái fǎng chéng dū mài bo rén |
更将织女支机石 还访成都卖卜人 |
《龙门应制》古诗词释义:
《龙门应制》是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八月里,凉风习习,天气澄净晶莹;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银河明亮得如同照亮了大地。
2.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黄昏时分,南楼的影子清晰而浅淡;当夜深人静,它便渐渐隐没,到了早晨,西山又在新的朝阳中出现了,它的影子时而横跨天际,时而复现。
3.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洛阳城的高大城门从天际线升起,长河每晚都映照着千门万户,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4.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多层的宫殿屋宇相连,互相遮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布局;而华丽的殿堂、雕刻精美的门窗在此环境下显得格外相得益彰。
5.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在云母制成的帐前,灯光起初照耀着整个空间;水精帘外,光线曲折流转,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6.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光线明亮而纯净,犹如白色丝带在空中飘动;它又重新在东城与南巷相接,延伸着它的光明与温暖。
7.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南巷中的行人匆匆而过,但已无家可归;今夜,又有多少家庭在为远方的亲人捣制寒衣。
8.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织机上,疏落的灯火如点点萤火;乌鹊桥边,孤雁飞过,显得格外寂寥。
9.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雁的飞逝与萤火的移动,引出了无尽的愁绪,人们坐着,看着银河逐渐暗淡。
10.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时间流转,就像白云的舒展与卷曲,它顺应自然,不与月亮争辉。
11.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尽管明河(银河)美丽而令人向往,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诗人希望像乘木筏一样,去寻求它的奥秘。
12.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除了银河的探索,诗人还希望能像织女与支机石的故事一样,去寻找成都的占卜者,寻求更多关于命运与未来的启示。
整首诗描绘了宏大的自然景象与宫廷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类命运、远方亲人、以及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龙门应制》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龙门应制》以深邃的意境和精巧的韵律展现了唐朝宫廷的宏大景象与作者深沉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八月之夜的景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而幽静的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场景中,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描绘了清冷而明亮的秋夜景象,预示着一种宁静、纯粹的氛围。接下来,“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天空的动态美,从夜晚的清浅南楼到早晨的西山日出,自然界的节奏缓缓展开。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将镜头转向人间,描绘了洛阳城的辉煌与壮丽,长河夜夜照耀着城门,体现了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下来,“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进一步展示了建筑之美,复道与屋脊的巧妙布局,以及精美的画堂和琼户,都增添了宫殿的高贵与神秘感。
后半部分,“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描绘了室内装饰的奢华,云母和水精的运用,展现了古代贵族生活的精致与高雅。接下来,“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宇宙的敬畏。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则将视角转向人间,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通过捣衣的声音,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描绘,“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通过自然生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时间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诗的最后,“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则是对自然与宇宙的终极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宇宙真理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宋之问的《龙门应制》是一首既有艺术魅力又富含哲理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