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ì zhōu sān yuè sān rì ( yī zuò guì yáng sān rì shù huái )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gù rén zèng wǒ lǜ qǐ qín jiān zhì bái xián niǎo |
故人赠我绿绮琴 兼致白鹇鸟 |
qín shì yì shān tóng niǎo chū wú xī zhōng |
琴是峄山桐 鸟出吴溪中 |
wǒ xīn sōng shí qīng xiá lǐ nòng cǐ yōu xián bù néng yǐ |
我心松石清霞里 弄此幽弦不能已 |
wǒ xīn hé hǎi bái yún chuí lián cǐ zhēn qín kōng zì zhī |
我心河海白云垂 怜此珍禽空自知 |
zhe shū wǎn xià qí lín gé yòu zhì jiāo chī hòu mén lè |
着书晚下麒麟阁 幼稚骄痴候门乐 |
nǎi yán wù xìng bù kě wéi bái xián chóu mù shuā máo yī |
乃言物性不可违 白鹇愁慕刷毛衣 |
yù huī bì xiá liú wèi niàn liù hé kāi lóng rèn ěr fēi |
玉徽闭匣留为念 六翮开笼任尔飞 |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古诗词释义:
《桂州三月三日》是宋之问的一首诗,诗歌中的每一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我将逐句解释:
1.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诗句开篇写出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名贵乐器——绿绮琴以及珍贵的白鹇鸟的惊喜。绿绮琴是古代名琴之一,白鹇鸟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两者都是珍贵的礼物。
2.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这里的描述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绿绮琴的制作材料是峄山桐木,白鹇鸟则来自吴溪流域,通过自然环境的描述突出了这两件礼物的特殊性和稀有性。
3.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如同松石般清雅,隐含着追求高洁志趣的意味。他在欣赏着绿绮琴的幽幽琴声,仿佛无法停止,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沉浸。
4.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广阔的河海,心如白云般自由飘荡,表达了心胸的广阔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怜悯白鹇鸟作为珍禽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
5. **着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这句话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诗人暗示自己著书立说,但这些成果却晚于世人的认可,如同麒麟阁一般,寓意自己作品的被认可可能会滞后。另一方面,“幼稚骄痴候门乐”可能在表达对年轻学子的宽容与期待,他们在门庭中充满热情地学习,体现了诗人的教育情怀。
6.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诗人反思道,万物有其本性,不可违背。白鹇鸟的愁慕和刷毛衣的动作,可能象征了对自由和归属的矛盾心理,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7.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诗人在玉徽(琴弦上的装饰)闭合的盒子中留下了记忆,对自由的向往如同白鹇鸟,虽然被笼子束缚,但六翮(鸟的翅膀)已经准备好,等待机会展翅高飞,寓意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仍渴望自由和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收到珍贵礼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教育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和超越的向往。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古诗词赏析: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是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赠予他的绿绮琴和白鹇鸟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与自然美的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解析:
**开头两联**:作者以“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开头,直抒其乐。绿绮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名贵古琴,而白鹇鸟则是象征高洁的禽鸟,这表明作者收到了珍贵的礼物。接下来,通过“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点明了这两件礼物的出处,进一步强调了它们的来之不易与独特价值。
**中间两联**:“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这两句分别将琴声和鸟鸣置于自然的背景中,表现出琴声如清风拂过松石,鸟鸣如同白云漂浮在河海之上,这种形象的比喻,使得诗人的心境与自然之美相融合,显得宁静而深远。
**后两联**:“着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这部分揭示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生活的态度。他提到自己晚年的着书,以及那些幼小者在门庭之乐,暗含对过去的回顾与对现状的思考。同时,以白鹇鸟为喻,表达了对“物性不可违”的自然规律的认同,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生活与自然法则时的无奈与挣扎,象征着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物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宋之问在诗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展示了其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