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shān yǐn
高山引
hé yǒu bīng xī shān yǒu xuě běi hù jìn xī xíng rén jué |
河有冰兮山有雪 北户墐兮行人绝 |
dú zuò shān zhōng xī duì sōng yuè huái měi rén xī lǚ yíng quē |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 怀美人兮屡盈缺 |
míng yuè de de hán tán zhōng qīng sōng yōu yōu yín jìng fēng |
明月的的寒潭中 青松幽幽吟劲风 |
cǐ qíng bù xiàng sú rén shuō ài ér bú jiàn hèn wú qióng |
此情不向俗人说 爱而不见恨无穷 |
《高山引》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高山引》是一首表达深刻情感与孤独之感的诗。让我们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蕴。
**首句:河有冰兮山有雪**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寒冷、寂静的自然景象,河面上结了冰,山上覆盖着雪。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寒冷、清寂的感觉,预示着接下来诗歌中将传达的孤独与清高情绪。
**次句:北户墐兮行人绝**
"北户"指的是北向的窗户,"墐"是用泥涂窗户的意思,这里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处的冷清与封闭。"行人绝"说明了来往的人已经消失,环境极为安静,无人打扰。整句话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与世隔绝的状态。
**第三句:独坐山中兮对松月**
"独坐山中"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独处,"对松月"则是在孤寂的环境中以松树与明月为伴。"松月"的意象既隐含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松树),又体现了清冷高洁的月色,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第四句:怀美人兮屡盈缺**
"怀美人"中的"美人"既可以理解为对美的向往,也可以指特定的人。"屡盈缺"描绘了怀人的思绪的起伏,就像月亮的盈缺,时而美好,时而失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或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情感波动。
**末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
"明月的的寒潭"和"青松幽幽吟劲风"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用月光洒在寒潭上和松树在风中低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刻的氛围。"此情不向俗人说"表明诗人的情感过于深邃或复杂,难以与外人分享,暗示着情感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爱而不见"与"恨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矛盾与复杂,对所爱之人既充满深情,又因各种原因而难以如愿,导致无尽的遗憾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矛盾与哀愁,以及对高洁、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高山引》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高山引》一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哀愁的山水画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的复杂心情。
首句“河有冰兮山有雪”,以冷冽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季节的严寒与环境的孤寂。接着,“北户墐兮行人绝”,描绘了一幅在寒冷的北风中,屋内的人们封闭门户、行人绝迹的画面,强调了环境的荒凉和人迹罕至,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处境。
“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这两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独自坐在山中,面对着松树与明月,心中怀念着远方的“美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思念。然而,“屡盈缺”暗示着这种思念并非恒常不变,而是如同明月的盈亏一样,时有时无,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失落与无奈。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劲风”,诗人用“明月的的寒潭”和“青松幽幽吟劲风”这样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诗中所蕴含的冷寂与深沉的氛围。明月寒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而青松的吟风则暗喻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美好事物不变的追求。
最后一句“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诗人认为自己的情感难以与世人分享,可能是因为这种情感过于深刻和复杂,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也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情感被视为不合时宜或难以被理解。诗人的情感之深以及与外界的隔阂,使他感到孤独和痛苦。
整首《高山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孤独与挣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