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 zhǐ diàn shì yàn yìng zhì
麟趾殿侍宴应制
rùn yuè zài chóng yáng xiān yú lì bǎo fāng |
闰月再重阳 仙舆历宝坊 |
dì gē yún shāo bái yù jiǔ jú yóu huáng |
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 |
fēng duó xuān xíng lòu tiān huā fú wǔ xíng |
风铎喧行漏 天花拂舞行 |
yù yóu duō jǐng fú fàn yǔ rì shēng guāng |
豫游多景福 梵宇日生光 |
《麟趾殿侍宴应制》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宋之问创作,名为《麟趾殿侍宴应制》,是一首描绘皇帝在闰月重阳日于麟趾殿举行宴会的盛况及气氛的应制诗,其中融入了宫廷文化、道教元素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下是对每句的逐段解释:
1.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闰月重阳,皇帝驾临,经过装饰精美的宫殿。这里使用了“闰月”和“重阳”这样的自然节气来描绘宴会的时机,体现了皇家活动的严谨与庄重。
2. **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皇帝的歌声悠扬,似乎随风飘散至云端,显得稍带几分苍茫。宴会上,皇家特制的美酒与黄色的菊花交相辉映,寓意着尊贵与高雅。
3.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风吹动着宫中的风铎,发出清脆的声音,伴随着“行漏”的滴答声。天上的花瓣飘落,仿佛在与宴会上的舞者轻轻接触,增添了宴会的神秘与浪漫氛围。
4. **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在这次宴会上,不仅自然美景与人间乐事相得益彰,皇帝的驾临也给民众带来了福泽。梵宇(佛教庙宇)在日光下显得更加辉煌,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丰收,同时隐含了佛教文化的融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在特殊节气举办宴会的盛况,不仅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与尊贵,也融入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宴会的典型场景与气氛。
《麟趾殿侍宴应制》古诗词赏析:
《麟趾殿侍宴应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为纪念一次在麟趾殿的侍宴活动而创作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壮观场景、尊贵的仪式、以及诗人对皇帝及其政策的赞美,展现了一个时期内皇家文化的辉煌与皇家与文人雅士和谐共处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开篇描绘节日气氛**:“闰月再重阳”,点出了时间背景,闰月意味着特殊的日子,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通常与登高、赏菊等习俗相关。这一句既展示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宴会的庆祝性质。
2. **皇家活动的壮观与尊贵**:“仙舆历宝坊,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这里通过“仙舆”(皇帝的车驾)和“宝坊”(装饰华丽的宫殿)描绘了皇家活动的庄严与奢华。皇帝的歌谣和酒宴上依然泛黄的菊花,不仅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也暗含了皇权的崇高与四季更迭中的不变之景。
3. **音乐与气氛的营造**:“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通过“风铎”(随风而鸣的铃铛)和“行漏”(计时器的声音),进一步营造了宴会中的宁静与和谐,与“天花拂舞行”(舞蹈者的动作轻盈如天上的花朵飘落)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听觉的对比,渲染了宴会的欢快与高雅。
4. **对皇帝的颂扬与颂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诗人通过“豫游”(游历、游玩)这一词,表达了皇帝出游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繁荣与福祉。而“梵宇日生光”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仁德与慈爱,使得寺庙等宗教场所也沐浴在光辉之中,体现了皇帝对宗教文化的尊重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雅的文辞,展现了唐代皇家宴会的盛况与文化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与皇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颂赞的礼节。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历史的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