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nán qū
江南曲
xiān yuàn chéng lóng rì tiān sūn pěng yàn lái |
仙媛乘龙日 天孙捧雁来 |
kě lián táo lǐ shù gèng rào fèng huáng tái |
可怜桃李树 更绕凤凰台 |
zhú zhào xiāng chē rù huā lín bǎo shàn kāi |
烛照香车入 花临宝扇开 |
mò lìng yín jiàn xiǎo wèi jǐn hé huān bēi |
莫令银箭晓 为尽合欢杯 |
《江南曲》古诗词释义:
《江南曲》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美景、风情以及人们生活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清新、细腻而浪漫的风格。以下是逐句解析:
1.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这两句诗以神话传说开篇,用“仙媛”和“天孙”分别代表神仙和织女,她们乘坐龙和捧着雁,象征着超凡脱俗、纯洁和美好。用“日”和“来”两个词,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这些传说中的人物即将降临人间,带来祥和与美丽。
2.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这里用了“可怜”一词,表达对桃李树与凤凰台的深情喜爱。桃李树代表生机与春意,而凤凰台则是美好与祥和的象征,通过“更绕”二字,将这些自然美景与人工建筑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3.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色中宴饮的场景。香车代表着高贵与奢华,其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光彩照人。而“花临宝扇开”,则是将花比喻成随风轻摇的宝扇,进一步强化了宴会的华丽与欢愉氛围。
4.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银箭在这里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莫令”表达希望时间能够停留,让人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刻。最终以“合欢杯”收尾,点明了聚会的目的是为了欢乐和团聚,充满了人情味和浪漫情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江南曲》古诗词赏析:
《江南曲》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春日风情的诗歌,全诗七律八句,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江南地区独有的美丽风光与文人雅士的风雅生活。以下是对其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赏析:
1. **起句“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开篇即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高雅的氛围。“仙媛”指的是仙女,“龙”、“雁”均为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这里用以象征着春天的祥和与美好。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色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2.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江南春日的典型景象——桃李花开,凤凰台旁。桃李花的美丽与凤凰的神圣在这里相映成趣,象征着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
3.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香车”、“宝扇”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江南春日中文人相聚、赏花品茗的雅致生活。这里的“烛照”和“花临”不仅强调了环境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雅趣。
4.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春日时光的珍惜与享受生活的主题。诗人劝告不要让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是要尽情享受这一美好时刻,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热爱。
整体而言,《江南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独特魅力,以及文人雅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融入了人文情怀,体现了唐代文学中对自然与生活美的追求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