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 nǚ ( yī zuò shěn quán qī shī )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
qiè zhù yuè chéng nán lí jū bù zì kān |
妾住越城南 离居不自堪 |
cǎi huā jīng shǔ niǎo zhāi yè wèi chūn cán |
采花惊曙鸟 摘叶喂春蚕 |
lǎn jié zhū yú dài chóu ān dài mào zān |
懒结茱萸带 愁安玳瑁簪 |
dài jūn xiāo shòu jǐn rì mù bì jiāng tán |
待君消瘦尽 日暮碧江潭 |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牛女》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诗中的情感细腻而哀婉,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 我住在越城的南边,因为与爱人分离而难以承受。这里首先点明了女子的居住地,以及因为与爱人分离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和无法忍受的情绪。
2. **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 我在清晨采花,却惊动了早起的鸟儿;摘下叶子来喂养春蚕。这两句通过女子日常的劳作活动,不仅展现出她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生活节奏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受。
3.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 我懒于系上茱萸带,愁苦中不知道如何安放玳瑁簪。茱萸带和玳瑁簪都是古代女性的饰品,女子懒得整理它们,表现出她的懒散和愁苦。这里通过生活细节,揭示了她内心的空虚和对爱人的思念。
4. **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 直到你消瘦尽,才会在日暮时分出现在碧绿的江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情的等待和承诺,即便对方消瘦,女子也愿意在日落时分于江边等待,展现了她对爱人的无比忠诚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和等待的痛苦。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感受,传达出了一种深沉、哀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爱情中的无奈与坚持。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这首《牛女》诗,尽管标题可能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变化(“一作沈佺期诗”),但从内容来看,它显然在表达一种相思之情,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相联系,但又可能注入了特定的个人情感背景。诗中以拟牛郎织女的形象,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与等待的忧伤。
### 诗文赏析:
1. **开篇描述生活**:“妾住越城南, 离居不自堪” - 这两句通过讲述女主角的居住地和她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立刻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她与爱人分离的现状。
2. **日常活动与情感交织**:“采花惊曙鸟, 摘叶喂春蚕” - 在这些日常活动中融入情感,通过“惊”和“喂”这两个动词,既表现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也反映了女主角在忙碌或行动时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流动。
3. **身体语言与情绪表达**:“懒结茱萸带, 愁安玳瑁簪” - 通过动作细节“懒”和“愁”,具体化了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她的身体语言成为了情感的直接表达,进一步强化了思念与等待的强烈情感。
4. **结束句的深情寄语**:“待君消瘦尽, 日暮碧江潭” - 这句话以一种深情的承诺结束,表达了女主角愿意与爱人在时间的消磨中共度时光,直至最终相见。碧江潭的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爱情的深远和永恒。
### 总结:
宋之问的这首《牛女》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性在爱情分离状态下的内心世界,不仅展现了她日常生活的哀愁与等待,更以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坚持。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相呼应,更在情感上深化了对爱情的探索,反映了古人对于情感执着追求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