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shān jiā ( yī zuò chūn quán xǐ yào )
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
huàn yóu fēi lì yǐn xīn shì hǎo yōu piān |
宦游非吏隐 心事好幽偏 |
kǎo shì xiān yī dì wèi nóng qiě yòng tiān |
考室先依地 为农且用天 |
wǎng chuān cháo fá mù lán shuǐ mù jiāo tián |
辋川朝伐木 蓝水暮浇田 |
dú yǔ qín shān lǎo xiāng huān chūn jiǔ qián |
独与秦山老 相欢春酒前 |
《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春日山家》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作为官员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向往。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在官场上为官不是追求隐居生活,而是内心偏爱幽静、偏僻之地。这里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矛盾心理,虽然身在官场,但内心向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2. **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在选地建房之前,先要考虑地势和自然条件,作为农夫的生活需要与天时相适应。这句话强调了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重要性,与土地和谐共处,顺应自然的法则。
3.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在早晨时分,作者在辋川伐木,收集木材;到了傍晚时分,便到蓝水边浇灌农田。这里描绘了作者日常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4. **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独自与山中的老人们欢聚在春酒之前。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与山中老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爱好,特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共享自然之乐和酒的欢愉。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之外,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日常劳作和与自然、邻里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
《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展现了一幅深具隐逸气息的田园生活画卷。这首诗在表达上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首联“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开篇即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宦游”指的是追求功名利禄的官场生涯,“吏隐”则是指官吏在繁忙公务之余,归隐山林,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以“非”字强调,自己并不像一般的官吏那样追求官场的名利,而是内心深处更加偏爱那种远离尘嚣、幽静安宁的生活。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疏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 颔联“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追求理想生活时的具体做法。他选择在靠近自然之地建造住所,这一举动显示了他对土地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同时,作者提到“为农且用天”,意味着他将农业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顺应自然的节律,以天地之大美为依靠,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颈联“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是诗人日常生活的具体描绘。早晨在辋川伐木,日落时分在蓝水边浇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勤劳和与自然的亲密互动,更通过这些日常活动,表现了一种质朴而深沉的自然美学。伐木与浇田,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尾联“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以“秦山老”代指山中的长者或自然之景,与“我”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在春日的酒宴前,诗人与山中的老者共享自然之乐,这不仅是一次物质上的欢聚,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契合。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表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之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宋之问的《春日山家》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隐逸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这首诗在艺术上注重意境的营造,语言朴实而不失韵味,体现了盛唐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