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wǎn yóu pǔ yào sì
秋晚游普耀寺
hào miǎo jìn yún gēn yān lán chū yuǎn cūn |
浩渺浸云根 烟岚出远村 |
niǎo guī shā yǒu jì fān guò làng wú hén |
鸟归沙有迹 帆过浪无痕 |
wàng shuǐ zhī róu xìng kàn shān yù duàn hún |
望水知柔性 看山欲断魂 |
zòng qíng yóu wèi yǐ huí mǎ yù huáng hūn |
纵情犹未已 回马欲黄昏 |
《秋晚游普耀寺》古诗词释义:
### 秋晚游普耀寺
宋之问的这首《秋晚游普耀寺》通过描绘秋日傍晚游览普耀寺的所见所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禅宗哲理的体悟。以下逐句解析:
#### 浩渺浸云根, 烟岚出远村,
“浩渺”形容水面或天际广阔无边,“浸云根”则描绘出水面与云层相连的壮丽景象,仿佛水面深入云层,显示了景色的壮观。“烟岚”指的是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出远村”则指从远处的村庄中升起的炊烟,与烟岚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悠远的画面。这两句通过描绘广阔的水面和远处的村庄,营造出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
#### 鸟归沙有迹, 帆过浪无痕,
“鸟归”描绘了鸟群在傍晚归巢的景象,其飞行轨迹在沙地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帆过浪无痕”则用动态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船只航行过后的海面平静,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通过鸟和船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宁静。
#### 望水知柔性, 看山欲断魂,
“望水知柔性”意味着从水面上可以感受到水的柔和与静谧,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看山欲断魂”则描绘了诗人凝望山景时心灵的震撼与感动,仿佛被深深吸引而至心神恍惚,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和内心的深刻触动。
#### 纵情犹未已, 回马欲黄昏,
“纵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的美景全身心投入欣赏的心情。“犹未已”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和持久,即使在返回的路上也难以平息。“回马欲黄昏”意味着在即将离开时,时间已经接近黄昏,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时间短暂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留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傍晚游览寺庙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禅宗哲理的深刻体悟。
《秋晚游普耀寺》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秋晚游普耀寺》是一首描绘秋天傍晚游历寺庙所感的五言排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静谧体验,充满了对自然之柔情与山川之美妙的赞美。下面逐句赏析:
1.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 首句描绘了一幅辽阔、深远的画面,水波浩渺仿佛与云层相连,烟岚轻袅从远处的村庄中升起,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进入仙境之感。这里的“浸云根”用词巧妙,形象地表达了水天一色、云水交融的意境。
2.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 通过鸟儿归巢留下了痕迹与船只过后的浪花消失无踪,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动与静,既有生命活动的痕迹,也有平静无声的静谧。这里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 “望水”与“看山”两个动作,赋予了水和山以情感色彩,水的柔和、山的壮丽,通过诗人的情感反应,更加生动地传达出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内心情感的丰富。
4.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 最后两句是对诗人游历体验的总结,表达了他虽然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仍旧不舍离去,直到黄昏才依依不舍地返回马车。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留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傍晚游览寺庙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