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shǐ zhèng yì zhái
过史正议宅
hé pǔ tú wèi jí duān xī xíng zàn lín |
合浦途未极 端溪行暂临 |
lèi lái kōng qì liǎn chóu zhì bù zhī xīn |
泪来空泣脸 愁至不知心 |
kè zuì shān yuè jìng yuán tí jiāng shù shēn |
客醉山月静 猿啼江树深 |
míng cháo gòng fēn shǒu zhī zi ài qiān jīn |
明朝共分手 之子爱千金 |
《过史正议宅》古诗词释义:
《过史正议宅》是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作者过访好友史正议的宅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景色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别后的离愁。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
- 合浦:古代地名,这里用来代指远方的路程,意指旅途还很长。
- 端溪:端溪砚的简称,产自广东肇庆,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这里比喻短暂的访问,暗示这次探访时间不长。
这两句开篇描绘了旅途的漫长和访友的短暂,表达了对朋友之宅的初印象,流露出一种探访的欣喜与短暂的不满足。
2. **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
- 泪来空泣脸:泪水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形容在面对分离或不幸时的无奈与痛苦。
- 愁至不知心:愁绪深重,使得内心无法平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和难以言表的情绪。
这两句通过“泣脸”和“不知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访友后的离愁别绪,同时暗示了可能在某次别离之后的难舍难分。
3. **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
- 客醉:作为客人的作者被山中的静谧和月光所陶醉,这里的“醉”不仅指饮酒的醉,更指心灵的沉浸。
- 山月静:山间的月光静静地照耀,营造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氛围。
- 猿啼:山中猿猴的啼叫声,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哀愁。
- 江树深:江边的树木深深,与夜晚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这一联描绘了访友时的自然景色,通过“醉”与“静”、“啼”与“深”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作者的陶醉与自然的静谧,还寓含了别离的愁绪与对朋友的深情,暗示了对这次相聚的珍惜与不舍。
4. **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
- 明朝:指第二天,表示分别的时间即将到来。
- 共分手:共同面对分别的时刻。
- 之子:对友人的尊称,“之”在这里是助词,没有实义。
- 爱千金:用夸张的语气形容对友人的珍视,千金在这里借喻珍贵。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第二天将与好友分别的现实,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舍。通过“爱千金”的夸张表达,进一步强调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离别的哀愁。
《过史正议宅》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过史正议宅》描绘了一次偶然造访友人史正议的宅邸时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体验。诗的每句都有着深刻的情感蕴含,让人通过文字感受到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感慨与别离时的不舍。
首联“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描绘了旅程的遥远和造访的短暂。合浦与端溪在古代指两地或两种材料,这里用来比喻旅程的漫长与访友的偶然。作者虽然在旅程中远未达到终点,却因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友人之处,暗示着缘分与偶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颔联“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则表达了相聚时的情感复杂性。泪和愁分别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相聚时间短暂的无奈。空泣脸和不知心,既是对自己情绪无法完全表达的无奈,也是对友情深刻而微妙的感受的描绘。泪和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内心。
颈联“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忧伤并存的氛围。山月静谧,仿佛时间凝固,而猿猴的啼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更深的哀愁。这里不仅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思,也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明日的离别预示着短暂相聚后的别离,对友人的爱与尊重仿佛千金难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千金代表了珍贵和价值,用以形容友人的爱,更是表达了对深厚友情的极度敬重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在友情中的复杂心情和对别离的深刻思考。宋之问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生命中相遇与离别的无奈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