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ǔ zhōng wáng wǎn cí sān shǒu
鲁忠王挽词三首
guì fān yáo mǔ zú wài qī hàn jiā qīn |
贵藩尧母族 外戚汉家亲 |
yè zhòng xīng wáng jì gōng gāo fù bì chén |
业重兴王际 功高复辟辰 |
ài xián wéi bào guó lè shàn bù fáng shēn |
爱贤唯报国 乐善不防身 |
jīn rì yì guān sòng kōng shāng zhì lǐ rén |
今日衣冠送 空伤置醴人 |
jīn jīng hé rì bì yù xiá cǐ shí kāi |
金精何日闭 玉匣此时开 |
dōng wàng lián wú zǐ nán zhān jìn dì tái |
东望连吾子 南瞻近帝台 |
dì xíng guī shí bào fén tǔ yàn xián lái |
地形龟食报 坟土燕衔来 |
kě tàn yú gē xī fēn fēn qí chuī huí |
可叹虞歌夕 纷纷骑吹回 |
xiàng shè qiān nián zài píng shēng wàn shì wéi |
像设千年在 平生万事违 |
cǎi jīng fān bǎo chuī guī shà diàn líng yī |
彩旌翻葆吹 圭翣奠灵衣 |
lǒng rì hán wú yǐng jiāo yún dòng bù fēi |
垄日寒无影 郊云冻不飞 |
jūn wáng liú cǐ dì sì mǎ yù hé guī |
君王留此地 驷马欲何归 |
《鲁忠王挽词三首》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鲁忠王挽词三首》是一组以哀悼鲁忠王为主题的诗词,展现了一位贵族王室成员在世间的贡献与最终逝世后人们对其的缅怀之情。以下是对这组诗词逐段解释:
**第一首**
1.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这首诗的开头部分提到鲁忠王出身于高贵的家族,是尧的母亲的后裔,也是汉朝的外戚家族成员。在国家重大的关键时刻,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兴王时期立下了丰功伟绩,还成功地恢复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
2.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这四句表达了鲁忠王对贤能之人的爱护和对善行的追求,他的这些品质使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如今,他以一种庄严的仪式被众人哀悼,但这只让他在世时最亲近的酒友感到更加悲伤。
**第二首**
1. **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 “金精”和“玉匣”在这里象征鲁忠王的灵柩,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鲁忠王的离世使得金制的灵柩关闭,而玉制的棺材打开,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2. **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 “东望”和“南瞻”表示鲁忠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和影响仍然横跨东西,连结着他的后代,同时也近在天子的台前,意味着他对于国家和王室的影响深远。
3. **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 这两句话采用了象征手法,地形的象征鲁忠王生前的努力和贡献,坟土的象征则是他最终的归宿。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界的循环,表示即使鲁忠王去世,但他的遗产和精神仍然通过象征物(如食报的龟和衔土的燕)得到传承和延续。
**第三首**
1. **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 这两句描述了鲁忠王逝世后的哀悼场景。虞歌是一种哀歌,表达人们对逝者的哀悼。在黄昏时分,哀悼的队伍和音乐纷纷离去,象征着对鲁忠王的最后告别。
2.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这两句表达了鲁忠王的形象和事迹将会永远被铭记,但同时他也未能在生前实现所有的愿望和计划。
3. **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彩旌”和“葆吹”是哀悼仪式中使用的装饰物和乐器,用来表达对鲁忠王的哀思。圭翣是古代丧礼中用以表明死者身份的器具,这里用以表示对鲁忠王的尊重与悼念。
4. **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这两句描绘了哀悼现场的自然景象,描述了在寒冷的郊外,日光无法在墓地留下影子,云彩也被冻住不动。这些自然景象的静默象征着哀悼的庄严肃穆,同时也暗示了鲁忠王的去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最后两句表达了鲁忠王逝世对君王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鲁忠王逝世后他的灵魂和马匹(象征他的身份与地位)何处归宿的疑问与思考。整组诗歌通过对鲁忠王生前事迹的赞美和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对一位杰出王室成员的深切缅怀。
《鲁忠王挽词三首》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鲁忠王挽词三首》是唐诗中的佳作,通过对鲁忠王的悼念,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出唐朝社会对权贵家族的尊重与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开篇描写鲁忠王的家族地位与功绩
首句“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描绘了鲁忠王出身高贵,家族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暗示了他在皇室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赞扬鲁忠王在国家重建、王权巩固的关键时刻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 2. 描述鲁忠王的品德与人生态度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这两句表现了鲁忠王对贤能之士的爱护,以及他对善行的追求,强调了他作为领导者的人文关怀与道德风范。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对鲁忠王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 3. 通过丧事描绘哀悼之情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通过描述鲁忠王去世后的葬礼场景,表达了对鲁忠王的深切哀悼。而“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寄托了对鲁忠王灵魂的无限怀念。
### 4. 意象与情感的延伸
“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描绘了鲁忠王与他家族、皇室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与对家族传统的坚持。这不仅是一首悼诗,也体现了唐朝社会对权贵家族身份的认同与尊重。
### 5. 结尾深化主题与情感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等句通过描述墓地的景象,再次强调了鲁忠王的形象与精神的永恒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最后一段对鲁忠王在特定地点安息的描述,以及对驷马车归途的设想,更进一步深化了对鲁忠王的哀思与怀念。
### 总结
《鲁忠王挽词三首》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不仅哀悼了一位历史人物的逝去,也展示了唐朝社会对权贵家族的尊重、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与道德风范的珍视。这首诗在艺术与情感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是研究唐朝文学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