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ōng zhái sòng níng jiàn yì
宋公宅送宁谏议
xiāng gé lín qīng hàn dān tī yǐn cuì wēi |
香阁临清汉 丹梯隐翠微 |
lín huáng tiān jì mì rén shì gǔ zhōng wéi |
林篁天际密 人世谷中违 |
tái shí xián xiān dòng lián zhōu pō diào jī |
苔石衔仙洞 莲舟泊钓矶 |
shān yún fú dòng qǐ jiāng yǔ rù tíng fēi |
山云浮栋起 江雨入庭飞 |
xìn měi suī nán guó yán chéng xiàn běi guī |
信美虽南国 严程限北归 |
yōu xún bù kě zài liú bù xī fāng fēi |
幽寻不可再 留步惜芳菲 |
《宋公宅送宁谏议》古诗词释义:
《宋公宅送宁谏议》是宋之问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下是对各句的逐段解释:
1.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这两句描绘了宋公宅的环境。"香阁"可能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房屋,"清汉"指的是清澈的河水。"丹梯"是红色的阶梯,"翠微"则是苍翠的山色。整体描绘了一个位于清静水边、红梯隐于绿山之间的雅致宅院。
2.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林篁"指的是茂密的竹林,"天际密"暗示竹林连绵,直到天边。"人世谷中违"则表达出送别的场景是在远离世俗喧嚣的山谷中进行,暗示了宁谏议即将远离人世间的尘嚣,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3.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苔石"是指长满青苔的石头,"仙洞"可能是神秘的洞穴,"莲舟"指的是以莲花装饰的船只,"钓矶"则是钓鱼时放置钓具的小石块。这几句话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的景象,暗示了宁谏议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神秘和超脱世俗的气息。
4.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山云"是指山间的云雾,"浮栋起"则描绘了云雾缭绕于屋宇之上的情景。"江雨入庭飞"则是说江边的雨水在庭院中飞洒,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诗意。
5.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信美"指的是确实美丽,"南国"可能指岭南或南方的某个地区,"北归"则表明宁谏议将返回北方。这句话表达了虽有美景陪伴,但因公务或个人原因需要返回北方的事实。
6.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幽寻"指的是寻幽访胜,"芳菲"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这句诗表达了对宁谏议此次离别后的不可再寻之景的留恋和惋惜,同时表达了对宁谏议的敬意和不舍。
《宋公宅送宁谏议》古诗词赏析:
《宋公宅送宁谏议》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送别诗,它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宁谏议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香阁临清汉, 丹梯隐翠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景象。香阁是华丽的楼阁,清汉则是清澈的河流,两者相望,映衬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丹梯和翠微则通过颜色的对比(丹红与翠绿),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秀美,为整首诗奠定了清丽脱俗的基调。
**颔联**“林篁天际密, 人世谷中违”,进一步扩展了诗的视野,将目光从近景的楼阁和梯道转向远方的密林与天际。这里的“密”字形象地描绘了林篁的繁茂,而“天际”则暗示了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的界限。这一联通过对比“密林”与“人世”,表现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颈联**“苔石衔仙洞, 莲舟泊钓矶”,描绘了更为具体的自然景观。苔石和仙洞的结合,以及莲舟和钓鱼矶的映照,既充满了神秘色彩,又带有一份宁静与淡泊的意境。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尾联**“山云浮栋起, 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 严程限北归”,则转入对送别主题的直接表达。山云和江雨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即将离别的友人情感的比喻。虽然南方的自然景色美丽迷人,但北归的行程却无法改变。这一联在自然美景与离愁别绪之间找到了平衡,既赞美了自然,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结语**“幽寻不可再, 留步惜芳菲”,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幽寻是指深入探寻自然之美,不可再是指无法再次经历这样的美景和离别。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与自然美景的珍惜和遗憾,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自然之美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之情的哀愁,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