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chèn xīn sì
游称心寺
zhāo xī kǔ chuán zhēng gū hún zhǎng zì jīng |
朝夕苦遄征 孤魂长自惊 |
fàn zhōu yī yàn zhǔ tóu guǎn tīng yuán míng |
泛舟依雁渚 投馆听猿鸣 |
shí fā yuán xī màn lín yī sǎo dì qīng |
石发缘溪蔓 林衣扫地轻 |
yún fēng kè bù shì tái xiǎn huà nán chéng |
云峰刻不似 苔藓画难成 |
lù yì qiān huā qì quán hé wàn lài shēng |
露裛千花气 泉和万籁声 |
pān yōu hóng chù xiē jī xiǎn lǜ zhōng háng |
攀幽红处歇 跻险绿中行 |
liàn qiè zhī lán qì bēi chán sōng bǎi yíng |
恋切芝兰砌 悲缠松柏茔 |
dān xīn jiāng běi sǐ bái fà lǐng nán shēng |
丹心江北死 白发岭南生 |
chī mèi tiān biān guó qióng chóu hǎi shàng chéng |
魑魅天边国 穷愁海上城 |
láo gē yì wú xiàn jīn rì wèi shuí míng |
劳歌意无限 今日为谁明 |
《游称心寺》古诗词释义:
### 游称心寺
####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
晨昏交替间,行路艰难,孤独的灵魂常感惊惧。诗人以“朝夕苦遄征”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同时用“孤魂长自惊”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暗示着旅行的孤独和内心的不安。
#### 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乘船行于雁渚,住宿时只能听见猿猴的啼叫。这句描述了诗人旅行途中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透露了旅途中的寂寥。
#### 石发缘溪蔓,林衣扫地轻:
石头上的青苔顺着溪流蔓延,林间的枝叶轻盈地扫过地面。通过形象的描绘,诗人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生机。
#### 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云雾缭绕的山峰难以以雕刻或画笔完全再现,藓苔的生长也无法用笔墨准确描绘。此处运用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无法完全复制的感叹。
####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
露珠润泽千花,泉水与周围的声音和谐交融。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
#### 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在幽暗而红色的环境里歇息,穿越险峻的绿色地带前行。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旅途中既有宁静美好的时刻,也有挑战与困难。
####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
对芝兰砌(指植物生长的石阶)充满眷恋,松柏的墓地则承载着悲伤。诗人通过自然景观象征着生命与死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逝者的哀思。
#### 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心向北(暗示对家乡的思念),却在江南(指南方)死去;头发在岭南(南方的另一个地方)变白。这句暗示了诗人可能远离家乡,命运多舛。
####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
暗示远方的国家充满鬼魅和苦难,海上城市充满了穷苦和困顿。这两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对现实的讽刺。
#### 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劳苦的歌声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感,今日的歌声是为了谁而唱?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个诗作描绘了诗人长途旅行中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生命的思考、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游称心寺》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游称心寺》这首诗以游历寺庙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以旅途的艰辛和孤寂开篇,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旅途的苦楚与挑战时内心的孤独与挣扎。随后,诗人的思绪转向了自然美景,以及寺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歌以对社会不公、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收尾,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2. **艺术手法**:
- **对比与象征**: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旅途的苦楚与寺庙的宁静、自然的美景与社会的不公,以及个人的内心挣扎与寻求解脱,这些对比加深了诗作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立体。
- **自然描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石发缘溪蔓,林衣扫地轻”、“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 **情感的深化**:诗人的情感随着旅途的进程而变化,从最初的孤独与挣扎,到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再到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最后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思,这种情感的层层递进使诗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 **语言与风格**:宋之问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语言清新、自然,易于理解,同时又蕴含深意,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总之,《游称心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