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yǔ miào
谒禹庙
sù fān zhèn zé kǒu xiǎo dù sōng jiāng fén |
宿帆震泽口 晓渡松江濆 |
zhào fā yú lóng qì zhōu chōng hóng yàn qún |
棹发鱼龙气 舟冲鸿雁群 |
hán cháo dùn jué mǎn àn pǔ shāo jiāng fēn |
寒潮顿觉满 暗浦稍将分 |
qì chū hǎi shēng rì guāng qīng hú qǐ yún |
气出海生日 光清湖起云 |
shuǐ xiāng jǐn tiān wèi tàn xī wèi wú jūn |
水乡尽天卫 叹息为吴君 |
móu shì fú jiàn sǐ zhì jīn bēi suǒ wén |
谋士伏剑死 至今悲所闻 |
《谒禹庙》古诗词释义:
### 宋之问《谒禹庙》的逐段解释
#### 1.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解释:**
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夜晚停泊在震泽口,早晨开始渡过松江边的情景。"宿帆"意为夜晚停泊的船帆,"震泽口"和"松江濆"是地点的描述,指向了水路旅行的开始。
#### 2. 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解释:**
这里描述了船出发时的情景,似乎划船动作引发了鱼龙的气流,同时船只穿越了雁群。"棹发鱼龙气"可能是象征性的描写,暗示着自然界的响应,而"舟冲鸿雁群"则直接描述了船只通过雁群的场景。
#### 3.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解释:**
"寒潮顿觉满"可能暗示着寒冷的潮水突然充盈,或者是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细腻感知。"暗浦稍将分"则表示在昏暗的水域,分界线或边界逐渐显现,暗示着自然景象的清晰化。
#### 4. 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解释:**
这一句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气出海"可以理解为海面上升起了某种云气,而"日生日"则是指日出之景,"光清湖起云"则是指湖面在日出后变得清澈,同时有云彩升起,可能指日出后的云海景象。
#### 5.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
**解释:**
"水乡尽天卫"可能表达的是在广袤的水乡之中,天空如同卫士一般守护着这一区域,充满了自然界的威严与神秘。"叹息为吴君"则是诗人对古代吴国君王的感叹,可能是怀旧、感慨或是对历史的深思。
#### 6. 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解释:**
最后一句提到了古代历史中的悲剧事件——谋士为了某种目的(可能是国家、理想或是某种责任)而自杀,这种英勇或悲剧的行为至今仍令人感到悲伤。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忠诚、牺牲精神的敬仰。
综上所述,《谒禹庙》这首诗通过描绘水上旅行的景象、自然界的壮观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受和哲学思考。
《谒禹庙》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谒禹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前往禹庙朝圣途中所见所感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敬仰历史与自然,通过对前往禹庙途中的景致描绘,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禹的追思。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代表了智慧与坚韧,而诗人通过这一旅程,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语言与修辞
- **描绘自然美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鱼龙气”、“鸿雁群”、“寒潮”、“暗浦”、“海日”、“湖起云”等,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旅途的壮丽与宁静。
- **情感的抒发**:诗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思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 结构与风格
- **行文流畅**:整首诗语言流畅,句式工整,从描绘旅途景象到抒发内心情感,过渡自然,富有韵律感。
- **情感的起伏**:诗中情感由景物的描绘引发,逐渐深入到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再到对人生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富有感染力。
### 总结
《谒禹庙》是一首兼具自然美景描绘与深沉情感抒发的作品,通过诗人对前往禹庙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英雄的崇敬。诗中的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艺,也深刻传达了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