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ī mǎ dào shì yóu tiān tāi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zǐ jìn xiān yú jí dàn lái qīng qí yáo yǐ wàng chūn tái |
紫禁仙舆诘旦来 青旗遥倚望春台 |
bù zhī tíng xiàn jīn zhāo luò yí shì lín huā zuó yè kāi |
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这首诗《送司马道士游天台》通过对送别道士游历天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友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道家信仰与自然美景的赞美。接下来逐段解释:
1."紫禁仙舆诘旦来, 青旗遥倚望春台,"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神秘。"紫禁仙舆"指的是帝王乘坐的豪华车舆,这里以象征的手法比喻为仙人乘坐的车辆,意味着司马道士将乘坐这样的神秘交通工具前往天台山。"诘旦"指的是清晨,表示送别的时间是在一个美好而神圣的时刻。"青旗"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道士的法器或符号,"遥倚"则是形容青旗随风飘扬,与天台山的景观相映成趣。"望春台"可能指的是一个高处的观景点,这里可能代表着送别者站在一个高处,遥望道士离开的方向。
2."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道家信仰的理解。"庭霰"指的是庭院中的雪花,而"今朝落"则意味着雪是在送别那天早晨突然降下的。这里通过雪的突然降临,暗示着自然界的奇妙和不可预测性。"疑是林花昨夜开"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的降落与春花的开放进行类比,强调了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惊奇和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这里隐含着一种道家哲学,即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和循环,就像雪花的降临和春花的开放,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和隐喻,表达了对司马道士旅途的祝福,以及对自然美景和道家哲学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这首诗《送司马道士游天台》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知。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轻盈而富有哲思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出游天台的场景,并融入了对自然与时间变换的深刻思考。
首句“紫禁仙舆诘旦来”,描绘了友人乘坐豪华的皇家御车,在清晨(诘旦,即清晨)前往天台的情景。紫禁,指的是皇宫,这里的“紫禁”暗喻了皇家的尊贵和神圣。此句通过紫禁和仙舆的描绘,展现了友人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此次旅行的期待和祝福。
接着,第二句“青旗遥倚望春台”,描绘了在远处见到的景象。青旗,指的是插在道路两旁用以引导和指示的旗帜,颜色鲜艳而富有生机。望春台,可能是指一个高处的瞭望台,或是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此句通过青旗和望春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开始的旅程将充满希望和美好。
第三句“不知庭霰今朝落”,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知。庭霰,指的是庭院中的雪。这里,诗人以雪花的降落在清晨的庭院中,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也引出了对友人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景象和心境的思考。
最后一句“疑是林花昨夜开”,则是诗人对于友人即将见到的春花开放的景象的想象。这里的“林花”,即指树林中的花朵,诗人通过想象友人看到花朵开放的情景,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浪漫期待,也暗含了对自然美好瞬间的赞美。同时,这也象征着友人在旅程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整首诗以送别为起点,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思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对友人旅行的祝福和期待,也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和时间变换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追求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