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nián zuò
新年作
bù zhì zhāo tí gōng běi jí shān hǎi guān |
步陟招提宫 北极山海观 |
qiān yán dì yíng rào wàn hè shū yōu màn |
千岩递萦绕 万壑殊悠漫 |
qiáo mù zhuǎn xī yáng wén xuān huà qīng huàn |
乔木转夕阳 文轩划清涣 |
xiè yún duō biǎo lǐ jīng cháo měi hūn dàn |
泄云多表里 惊潮每昏旦 |
wèn yǔ jīn mén kè hé shì cāng zhōu pàn |
问予金门客 何事沧洲畔 |
miù yǐ sān shǔ zī lái cì bǎi chéng bàn |
谬以三署资 来刺百城半 |
rén yǐn shàng wèi mǐ suì huá qǐ jiān wán |
人隐尚未弭 岁华岂兼玩 |
dōng shān guì zhī fāng míng fā zuò yíng tàn |
东山桂枝芳 明发坐盈叹 |
《新年作》古诗词释义:
《新年作》是宋之问的一首五言古诗,内容丰富,描绘了作者新年期间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各段意思的逐段解释:
### 首句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年之际,踏足佛教圣地招提宫,视野开阔,从北极的视角遥望山海壮阔。山岩千叠,交错缠绕,谷壑万道,各具特色,显得悠长而浩瀚。夕阳映照在高大的树木上,仿佛是时间的倒影。华丽的车辆在清澈的水面上划过,映出粼粼波光。云雾时而透出光线,时而隐匿,晨昏之际的潮水令人惊叹。
### 中间段落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 这段诗作者自问自答,表达了对自身身处官场,却远离繁忙都市生活的疑惑和感慨。作为朝堂上的官员(金门客),却为何选择驻足在荒凉的海边(沧洲畔),以微薄的官职(三署资)治理半个城市(百城半)。他反思人生,感到隐逸之志还未完全消除,岁月流逝,不能仅仅沉浸于官场琐事,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真谛。
### 结尾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
- 这句诗以东山(可能是隐喻)的桂花树繁荣茂盛收尾,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作者坐于窗前,满心感慨,既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桂花的盛开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更是对新生活愿景的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全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新年作》古诗词赏析:
《新年作》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序变迁、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
标题“新年作”直白地点明了写作背景为新年之时,但通过诗中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对新年的喜悦,而是在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
### 诗句解析
1. **步陟招提宫, 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 万壑殊悠漫**:这首诗开篇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过程,从“招提宫”(佛教寺庙)开始,到达“北极山海观”,展现了山海的壮丽景观,通过“千岩”与“万壑”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壮阔感,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复杂多变。
2. **乔木转夕阳, 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 惊潮每昏旦**: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日落时分,乔木与夕阳相映,给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美感;文轩(装饰华丽的车)映照在清澈的水面,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忧思;“泄云”(云层的移动与变化)象征着世事无常,而“惊潮每昏旦”则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涨落,喻示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3. **问予金门客, 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 来刺百城半**: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官场生涯的反思。用“金门客”(官场中的人物)自喻,通过提问“何事沧洲畔”,表达了对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向往。同时,“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说明诗人对自己的官场经历有自嘲和反思,暗示了对官场复杂性与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4. **人隐尚未弭, 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 明发坐盈叹**:最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人世间的隐退之痛并未减退,岁华(时间)的流逝无法避免,东山(隐居之地)的桂花依旧盛开,但诗人却在明早坐起时,满心感慨。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沉反思。
### 总结
《新年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官场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