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n cǎi
剪彩
xiāng xīn xīn suì qiè tiān pàn dú shān rán |
乡心新岁切 天畔独潸然 |
lǎo zhì jū rén xià chūn guī zài kè xiān |
老至居人下 春归在客先 |
lǐng yuán tóng dàn mù jiāng liǔ gòng fēng yān |
岭猿同旦暮 江柳共风烟 |
yǐ shì cháng shā fù cóng jīn yòu jǐ nián |
已似长沙傅 从今又几年 |
《剪彩》古诗词释义:
宋之问的《剪彩》诗分为四句进行解释:
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诗的开篇,作者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在新年之际,他独自一人漂泊在遥远的异乡,内心的思乡之情变得尤为强烈。"切"字形容了这种情感的深切和急切,"天畔"则暗示了其远离家乡的地点。"潸然"是流下眼泪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因孤独和思乡而感伤的神情。
2."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第二句,作者在表达了自己因年老而地位不如人后,接着指出春天先于他这个远行的客子回归了。"老至居人下"表达了自己在年老之际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而"春归在客先"则表现出春天似乎更早地来到异乡,而他自己仍在异乡漂泊。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像春天一样回到家乡的无奈。
3."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这句描述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凄凉与荒凉。"岭猿"指的是山岭间的猿猴,它们的哀鸣似乎与作者的哀愁相呼应,日复一日在早晚响起。"江柳"则是指江边的柳树,它们在风烟中摇曳,仿佛与作者的命运相随。整句传达了作者身处异乡、与自然环境相伴的孤独感。
4."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最后,作者以贾谊(字子山,因贬谪而被称为长沙傅)自比,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感觉自己的遭遇与贾谊相似。"从今又几年"则暗示他对自己何时能返回家乡的不确定和期盼,蕴含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渲染,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自己年老地位下降的感慨、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剪彩》古诗词赏析:
宋之问的这首《剪彩》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新年之际远离家乡,独自流连于天涯的情感和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首先,诗的首联“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开篇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新年即将开始时的强烈情感。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诗人孤身一人,远离家乡,这种孤独与思乡之情达到了顶点,不禁泪眼婆娑。这两句通过对比新年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
接着,颔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年华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在老去的年岁里,诗人发现自己处于他人之上,处于高位,然而这种地位并非他所追求的。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远方的故乡,而自己却还在异乡飘泊,这种时间的对比,加深了他对生命短暂和空间距离的思考。
颈联“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通过描绘岭南的猿猴在早晚时分的哀鸣,与江边的柳树在风烟中的摇曳,构成了一幅富有动态感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外化。猿猴的哀鸣、柳树的摇曳,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与他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产生了共鸣。
尾联“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以贾谊被贬为长沙傅的典故,自比贾谊,表达了自己如同贾谊一样遭遇贬谪的悲苦命运。同时,用“从今又几年”询问,表达了对未来未知岁月的茫然和期待。这种自我比喻,不仅增加了诗的厚重感,也深化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和人生价值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语言朴素而深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