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 lóng èr nián yú zì mén xià píng zhāng shì xuē jiē shòu jiāng zhōu yuán wài sī mǎ … tú zhōng yán zhì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
huí shǒu lǎn yān zhào chūn shēng liǎng hé jiān |
回首览燕赵 春生两河间 |
kuàng rán wàn lǐ yú jì hǎi bú jiàn shān |
旷然万里馀 际海不见山 |
yǔ xiē qīng lín rùn yān kōng lǜ yě xián |
雨歇青林润 烟空绿野闲 |
wèn xiāng hé chǔ suǒ mù sòng bái yún hái |
问乡何处所 目送白云还 |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在其仕途变动之时,从门下平章事(宰相级高官)被削阶(降低官阶)后,被授予江州员外司马(州官)这一较低职位,于途中所抒发的感慨与志向。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以下是逐段解释:
**首联: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 首联开篇以“回首览燕赵”(回望北国燕赵之地)开始,引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地方的怀念。“春生两河间”(春意盎然于两河之间),形象地描绘了春季景象,暗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辽阔至万里之外,海的尽头看不见山峦),表达了作者对辽远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其仕途转变后的无奈和孤独感。
**颔联: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 这一联转而描写沿途景致的宁静之美。“雨歇青林润”(雨后绿林显得湿润),强调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烟空绿野闲”(烟消云散,绿野一片宁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颈联: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 “问乡何处所”(我问家乡在何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目送白云还”(目送白云远去),既是景物描写,也寓含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遐想,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在旅途,心却在追寻着某种精神归宿。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仕途变迁中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体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在其从门下平章事职位被贬为江州员外司马时,所作的途中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志向。
从首句"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开始,诗人描绘了广阔的北国风光,春意盎然,燕赵大地生机勃勃。"旷然万里余,际海不见山"更体现了广阔无垠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开阔与淡泊。紧接着,"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则细腻描绘了雨后初晴、青翠的树林与辽阔的田野在烟霞中的宁静之美,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结尾处,诗人以问乡为题,表达了自己的归乡之情。然而,目送白云又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象征着虽然心向故土,但现实的困境与无奈。这里使用了"白云"这一意象,常用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或对自由的向往,反映出诗人虽然身处逆境,却仍保持着对生活、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由、归宿的深深渴望。崔湜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诗歌技艺,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