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í ēn sì jiǔ rì yìng zhì
慈恩寺九日应制
nián guāng mò shàng fā xiāng niǎn jìn zhōng yóu |
年光陌上发 香辇禁中游 |
cǎo lǜ yuān yāng diàn huā míng fěi cuì lóu |
草绿鸳鸯殿 花明翡翠楼 |
bǎo bēi chéng lù zhuó xiān guǎn zá fēng liú |
宝杯承露酌 仙管杂风流 |
jīn rì péi huān yù huáng ēn bù kě chóu |
今日陪欢豫 皇恩不可酬 |
《慈恩寺九日应制》古诗词释义:
《慈恩寺九日应制》这首诗,以唐代诗人崔湜的笔触,描绘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皇帝出游慈恩寺的盛大场景。以下是对各句的逐段解释:
1. **年光陌上发, 香辇禁中游**:秋天的时光在郊野的大道上悄悄绽放,华丽的皇帝御辇在皇宫中缓缓游行。这里描绘了秋季的美景与皇家出游的壮观场面。
2. **草绿鸳鸯殿, 花明翡翠楼**:绿色的草地与鸳鸯殿相映成趣,花朵将翡翠色的楼阁装点得分外明媚。鸳鸯殿与翡翠楼分别代表了建筑的色彩和布局,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华丽与优雅。
3. **宝杯承露酌, 仙管杂风流**:皇帝用珍贵的酒杯品尝着晶莹的露水(古人有时会将清露当作珍贵的饮品),仙乐与风流雅事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
4. **今日陪欢豫, 皇恩不可酬**:今日有幸能够陪伴皇帝一同欢聚,这份恩赐是无法用言语或行动完全报答的。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参与如此盛事的荣幸与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全诗以华丽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皇帝出游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一荣耀时刻的感慨与感谢,体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皇家的威严。
《慈恩寺九日应制》古诗词赏析:
崔湜的《慈恩寺九日应制》是一首描绘唐朝盛世气象和皇族生活场景的宫廷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期间,皇家在慈恩寺举办的盛大庆祝活动的盛况,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庄重,以及君臣共乐的和谐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节日氛围**:“年光陌上发, 香辇禁中游”,开篇即以“年光”和“香辇”点出主题,预示着皇家的出游和庆祝活动即将开始,通过“陌上发”与“禁中游”对比,暗示了节日气氛从民间到皇家的延伸。
2. **细致描绘宫廷美景**:“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描绘了宫廷内部的繁华景象。鸳鸯殿和翡翠楼的绿色与花朵的明艳交织,不仅展现了宫廷建筑的精美,也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里运用了“绿”和“明”这样的色彩词,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光彩夺目的景象。
3. **细致入微的宴会描写**:“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则是对宴会细节的描绘。宝杯承露,意味着盛宴的奢华与精心,用“承露”一词,不仅显示了用具的珍贵,也暗含着某种高尚与清雅的意境。而“仙管”和“风流”则巧妙地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美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艺术与欢乐交融的氛围。
4. **结尾表达感恩与感慨**:“今日陪欢豫, 皇恩不可酬”,结尾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欢乐和荣耀的场合,感慨于皇恩的深重,虽然用“不可酬”三个字,表达了对无法完全回报皇恩的遗憾,但这种感激之情也反映了宫廷诗人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当权者的忠诚。
整体而言,崔湜的《慈恩寺九日应制》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与皇家生活的奢侈,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尊重与感激之情,是一首充满礼仪之美的宫廷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