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yáng liǔ
折杨柳
dì lǐ chóng yáng jié xiāng yuán wàn chéng lái |
帝里重阳节 香园万乘来 |
què xié yú jié pèi xiàn shòu jú chuán bēi |
却邪萸结佩 献寿菊传杯 |
tǎ lèi chéng tiān yǒng mén yí dài fú kāi |
塔类承天涌 门疑待佛开 |
ruì cí xuán rì yuè zhǎng dé yǎng zhāo huí |
睿词悬日月 长得仰昭回 |
《折杨柳》古诗词释义:
《折杨柳》这首诗的含义如下:
首句“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意为在帝王所在的都城,重阳节这一天,成千上万的车马和官员都聚集到香气扑鼻的花园里,参加节日的庆祝活动。这里提到的“万乘”,指的是帝王的车驾数量,象征着皇帝的盛大出场。
接着,“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描述了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佩戴着辟邪的茱萸,以此来祈求健康与平安;同时,大家又通过传递菊花酒来庆祝长寿,体现出了节日里人们相互祝福、庆祝长寿的习俗。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这两句描绘了节日的盛况。塔类的建筑如同从天空涌出,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壮观;“门疑待佛开”则是在预示着佛教在这一天的庄严活动,门被视为迎接佛祖的到来,象征着对佛教信仰的敬重。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这两句赞美了皇帝的智慧与言论,将其比作照亮历史长河的太阳与月亮,表示皇帝的言论和智慧值得后人仰望与借鉴,也体现了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综上所述,《折杨柳》这首诗描述了在帝王都城庆祝重阳节的盛况,通过具体的节日活动,表达了对帝王的尊敬、对节日的庆祝以及对长寿、健康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
《折杨柳》古诗词赏析:
崔湜的《折杨柳》并非直接描述秋日折柳或春日折柳的景象,而是采用了以景寓情、象征寓意的创作手法。标题“折杨柳”在古典文学中往往象征离别或送别,而诗中所描绘的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折柳场景,而是重阳节在帝都(长安)举行的重要庆典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分析其深意:
1. **帝里重阳节**:强调了事件的背景和时间,帝都长安的重阳节,这是一个充满皇家气派和浓厚节日气氛的时刻。
2. **香园万乘来**:这里不仅描绘了园林的香气,还借以“万乘”(即帝王所乘的车驾,借指帝王)形容前来参加庆典的人数众多、阵容豪华,彰显了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
3. **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通过描述佩戴茱萸以驱邪、献菊花以祝寿的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节日的习俗文化,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长寿的渴望。
4.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这两句中的“塔”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佛塔,用以象征佛教文化在庆典中的重要地位。“承天涌”和“待佛开”暗示了节日活动与佛教信仰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智慧和慈悲的敬仰。
5.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这里的“睿词”指的是皇帝的御言,“日月”则象征永恒和光辉。这句话表达了对帝王智慧和圣旨的敬畏,以及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祈愿。
综上所述,崔湜的《折杨柳》通过描绘长安重阳节庆典的壮观场景,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文化传统,还蕴含了对帝王的敬仰、对自然的赞美、对长寿的祝福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许,是一首既富于历史感又深含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