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yú yuàn
婕妤怨
jiǔ yuè péng gēn duàn sān biān cǎo yè féi |
九月蓬根断 三边草叶腓 |
fēng chén mǎ biàn sè shuāng xuě jiàn shēng yī |
风尘马变色 霜雪剑生衣 |
kè sī chóu yīn wǎn biān shū yì qí guī |
客思愁阴晚 边书驿骑归 |
yīn qín fèng lóu shàng hái mèi jí chūn huī |
殷勤凤楼上 还袂及春晖 |
《婕妤怨》古诗词释义:
崔湜的《婕妤怨》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边塞战场的凄凉景象,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情感与环境的深刻融合。下面逐段解释诗句意思:
### 九月蓬根断, 三边草叶腓,
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九月是秋季的尾声,天气转凉,草木开始凋零。蓬根(可能是指一种秋季容易枯萎的草本植物)在寒风中断折,草叶因寒冷而枯萎(腓,意为枯萎、凋零)。这个场景营造了一种萧瑟、荒凉的氛围,预示着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孤寂。
### 风尘马变色, 霜雪剑生衣,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恶劣环境。在风沙和尘土的侵蚀下,战马的毛色也变得暗淡,仿佛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而寒冷的霜雪使得剑身仿佛也穿上了冰霜的“衣裳”。这不仅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续。
### 客思愁阴晚, 边书驿骑归,
这里的“客思”指的是远方的思乡之情,这个词语传达了远离家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愁阴晚”指的是在寒冷的夜晚,这种愁思更为沉重。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边书”(可能是指边塞将士的家信)与远方的亲人保持联系,通过“驿骑归”(即快马传递信件)来传递家人的消息,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 殷勤凤楼上, 还袂及春晖,
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美好愿景。“凤楼”可能象征着高高在上、富丽堂皇的地方,暗示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袂及春晖”意为期待再次团聚,迎接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这个结尾寄托了作者对于团聚和春天(象征着新开始、希望)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边塞的凄凉景象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婕妤怨》古诗词赏析:
崔湜的《婕妤怨》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乱,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的诗歌。从诗的标题“婕妤怨”来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围绕着一个在边塞的女性(或可以解读为宫廷中的女子,即婕妤,古代对宫中女官的一种称呼)因远离家人和战乱而产生的怨情和思念展开。让我们一起逐句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九月已至,蓬草的根部已经干枯断落,边塞的草原上,草叶因为寒冷和干旱而凋零。这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比喻战乱中生灵涂炭、荒凉凄清的边塞环境。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马儿在风尘中奔跑,颜色变得暗淡,仿佛是战事的阴影笼罩着它们。霜雪覆盖的剑刃上,仿佛也沾染上了岁月的痕迹,这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战争岁月的漫长和残酷。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远在他乡的游子,心中满是忧愁和思乡之情,夜幕降临,他们只能依靠着边疆的书信,通过驿骑的传递,来略解心中的孤独和牵挂。这句描绘了边塞通信的艰难,也反映了人物对家人深深的思念。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在高高的凤楼上,有人在翘首以盼,希望能够迎来家人归来的日子。凤楼象征着家的温暖和期盼,而“还袂及春晖”则表达了对于亲人归来和春日和煦阳光的共同期待,寓意着对生活美好和家庭团聚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身处其中人物的孤独、思念和对和平与家的深切渴望。崔湜用简练的笔触,将复杂的情感和情境娓娓道来,既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悲悯,也寄托了对和平与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