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zǒng chí sì gé
登总持寺阁
zhàng fū bù tàn bié dá shì zì ān bēi |
丈夫不叹别 达士自安卑 |
lǎn qì gù wú qù xián bēi kōng ěr wèi |
揽泣固无趣 衔杯空尔为 |
liú yún chūn yǎo tiǎo qù shuǐ mù wēi yí |
流云春窈窕 去水暮逶迤 |
xíng zhōu hū dōng fàn guī qí yì xī chí |
行舟忽东泛 归骑亦西驰 |
qín dì duō fāng cǎo jiāng tán yǒu guì zhī |
秦地多芳草 江潭有桂枝 |
shuí yán zǔ xiá kuò suǒ guì zài xiāng zhī |
谁言阻遐阔 所贵在相知 |
《登总持寺阁》古诗词释义:
崔湜的《登总持寺阁》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感叹人生和友谊的诗。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男子汉不会为离别而哀叹,而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自我满足于平凡。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对离别的豁达态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2.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 “揽泣”是悲痛地抱拳哭泣,“无趣”意味着没有乐趣或意义。这句话表达了悲伤的情绪难以通过饮酒等行为来化解,暗含对内心的深切哀愁和对现实的无奈。
3.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 “流云”在春日里显得温婉美好,“去水”在傍晚时分蜿蜒曲折。这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着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的感慨。
4.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 “行舟东泛”意味着船向东航行,“归骑西驰”意味着马匹向西奔跑。这两句话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无常,不论是自然界的船只还是人类的生活,都在不断地行进和改变。
5.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 “秦地”指的是古代的秦国地区,“芳草”代表美好的事物,“江潭”是江边的水岸,“桂枝”象征着荣誉或美好的机遇。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隐喻,表达出即便在困难中,美好的事物和机会仍然存在于生活中。
6.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 最后两句询问,谁说远隔万里的距离就构成阻隔?珍贵的在于心灵的相互理解与陪伴。这句话强调了友情和心灵相通的重要性,即使地理上相距遥远,真正的理解和关爱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探讨了离别、人生、友谊等主题,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蕴含着深沉的哲理思考。
《登总持寺阁》古诗词赏析:
崔湜的《登总持寺阁》这首诗,通过描述登高望远的体验,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豁达洒脱的人生哲学。
首联“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气度,暗示了诗人的风骨和人格魅力。在社会生活中,分别总是难免,但作为“丈夫”、“达士”,应该能超越短暂的离别,内心保持平静与自信,自安于生活中的低谷和逆境。
颔联“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表面的悲伤和矫情的不屑。诗人认为,真正的感情不是靠虚情假意的哭泣或饮酒来表达的,而是需要内在的真诚和理解。
颈联“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云彩在春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柔美,河水在黄昏的照耀下蜿蜒曲折,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描述了人物的行动,舟行东去,骑马西归,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
尾联“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运用了象征手法,秦地的芳草,江边的桂枝,既是实写,也暗含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芳草”、“桂枝”比喻友谊,表达了对长久、纯洁友情的向往和珍重。
最后一句“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距离与时间不是友谊的障碍,真正珍贵的是那份彼此了解、相互支持的心灵联系。这句话富有哲理,传递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充满了正能量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