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 lóng guān sòng péi shì cáo
景龙观送裴士曹
cuì niǎn hóng qí chū dì jīng zhǎng yáng hù dù xī zhī míng |
翠辇红旗出帝京 长杨鄠杜昔知名 |
yún shān yī yī kàn jiē měi zhú shù xiāo xiāo huà bù chéng |
云山一一看皆美 竹树萧萧画不成 |
yǔ qí jiāng guò chí mèi fú xiāng chē yù dù juàn lián xíng |
羽骑将过持袂拂 香车欲度卷帘行 |
hàn jiā céng cǎo xún yóu fù hé shì jīn lái yīng shèng míng |
汉家曾草巡游赋 何似今来应圣明 |
《景龙观送裴士曹》古诗词释义:
《景龙观送裴士曹》是唐朝诗人苏颋所写的一首送别诗,以下是逐段解释诗词的意思:
1. **翠辇红旗出帝京**:绿色的车舆和红旗从京城出发,这句描绘了裴士曹离京时的场景,以华丽的车辆和鲜明的色彩彰显出行者的尊贵与庄严。
2. **长杨鄠杜昔知名**:长杨、鄠杜两地在过去的岁月中都颇有名声。这里的“长杨”可能指长杨宫,是汉代著名宫苑;“鄠杜”则是指鄠县和杜陵,这里是古代文化名人和帝王陵墓聚集的地方,象征着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传承。
3. **云山一一看皆美**:山峦云雾缭绕,每一处景色都显得美丽。诗人赞叹沿途的自然风光,用“皆美”来表达对景色的全面赞赏。
4. **竹树萧萧画不成**:竹林和树木在风中摇曳,即使用最好的画家也无法描绘出其生动与美丽。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景物的自然之美超出了人工的创造。
5. **羽骑将过持袂拂**:骑着骏马的武士即将经过,他们轻轻抬起衣袖,拂去路上的尘土。这里的“羽骑”指的是装饰有羽毛的骑兵,象征着裴士曹作为士曹的尊严与骑士般的英姿。
6. **香车欲度卷帘行**:华丽的车辆正准备穿越,车帘缓缓升起,显示出车内人的尊贵和雅致。这描绘了裴士曹离开时的隆重与尊贵。
7. **汉家曾草巡游赋**:汉朝的帝王曾经撰写过游历赋,赞美国家的壮丽山河和繁荣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裴士曹离京出行的敬意,并通过历史的视角,将他的出行与帝王的巡游相比较,凸显其非凡的意义。
8. **何似今来应圣明**:如今裴士曹的出行,与过去的帝王巡游相比,更是顺应圣明的时代,意味着他的行为和使命在当今时代有着更高的意义和价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裴士曹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的肯定。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景物的描绘、历史的引用和象征性的手法,既赞美景色之美,也表达了对裴士曹离京出行的尊敬和对其使命价值的认可。
《景龙观送裴士曹》古诗词赏析:
苏颋的这首《景龙观送裴士曹》描绘了景龙年间皇帝出游时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对这次盛事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背景解析
“景龙”是唐代中宗李显的年号之一,这里指的是公元707年到710年期间。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往往会通过诗歌来颂扬盛世景象和君主的英明。裴士曹作为官员,可能因公务或陪伴君主出行,使得诗人有机会在诗中表达了对这次出行的隆重与盛况的描绘。
### 诗句解析
1. **首联**:“翠辇红旗出帝京, 长杨鄠杜昔知名。”
开篇直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翠绿的车辇和鲜红的旗帜从帝都出发,长杨、鄠杜等地的过往名声暗示了这次行程的重要性,预示着历史的荣光与传统。
2. **颔联**:“云山一一看皆美, 竹树萧萧画不成。”
描绘了沿途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峦在皇帝眼中皆为美景,即使以最精湛的画技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画不成”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了人工的刻画。
3. **颈联**:“羽骑将过持袂拂, 香车欲度卷帘行。”
“羽骑”指的是穿着华丽、手持羽饰的侍从,这一联描绘了侍从为行经之处拂尘,香车准备经过时卷起帘幕的情景,充满了仪式感和尊贵感,体现了出行的细致与隆重。
4. **尾联**:“汉家曾草巡游赋, 何似今来应圣明。”
这一联引申出历史的比较,提到古代汉朝也曾有过帝王巡游的故事,但在诗人看来,这次出行与圣明的君主相配,显得更加辉煌与有意义。它暗示了对当下皇帝执政能力与品德的肯定。
### 总体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人物行为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景龙年间皇帝出行的壮丽景象,也融入了诗人对盛世的歌颂和对君主的赞誉。诗中用词考究,形象生动,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和对现实的审美取向,是一首具有浓厚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