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shí yàn yú zhōng shě bié jià xiōng dì zhái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shuāng liú mò mò jǐn chéng kāi zhuī jiàn nián nián wǎng fù huí |
双流脉脉锦城开 追饯年年往复回 |
zhǐ dào gē yáo yíng bàn cì tú wén lǐ shù yī zhōng tái |
只道歌谣迎半刺 徒闻礼数揖中台 |
huáng yīng jí zhuàn chūn fēng jǐn bān mǎ zhǎng sī luò jǐng cuī |
黄莺急啭春风尽 斑马长嘶落景催 |
mò chuàng fēn fēi qí lù bié hái dāng zòu zuì yē yuán lái |
莫怆分飞岐路别 还当奏最掖垣来 |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古诗词释义:
苏颋的《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是一首描绘了寒食节在中舍别驾兄弟家中举行宴会的场景的诗。整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 第一节(首联)
"双流脉脉锦城开, 追饯年年往复回,"
这句诗描绘了成都(古称锦城)的美丽景象,双流(锦江及其支流)缓缓流淌,年复一年地在寒食节时,人们在中舍别驾兄弟家中宴饮欢聚。这里“脉脉”用来形容河流缓慢流动的样子,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 第二节(颔联)
"只道歌谣迎半刺, 徒闻礼数揖中台,"
此句运用了对仗,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只道歌谣迎半刺",意味着宴会上不仅有歌有舞,还有优美的民谣来欢迎来宾(半刺是古代官职的称谓,这里代指宾客)。"徒闻礼数揖中台",则是在说宴会上按照礼节,宾客们对主家(中台,同样可以指主家的职位或地位)行礼致意。两句分别从音乐和礼仪两方面展现了宴会的热烈与庄重。
### 第三节(颈联)
"黄莺急啭春风尽, 斑马长嘶落景催,"
颈联使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黄莺急促地鸣叫,仿佛在催促春天的流逝,象征着时光的短暂与美好的易逝。斑马在夕阳下长嘶,暗示着夜幕的降临,时间的推移。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第四节(尾联)
"莫怆分飞岐路别, 还当奏最掖垣来,"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与重聚的乐观态度。"莫怆分飞岐路别",劝慰朋友们不必过于悲伤于今日的分别,因为未来的相聚总是值得期待的。"还当奏最掖垣来",这里“掖垣”通常指高官,暗示即便各自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未来仍然有机会相聚,并为彼此成就骄傲。这一句既是对友谊的承诺,也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寒食节宴会的热闹与庄重,还蕴含了对时光、友谊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与美好祝愿。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古诗词赏析:
苏颋的这首《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是一首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文人士子情感的诗歌。这首诗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唐代寒食节期间在中舍别驾兄弟宅举行宴会的情景,既有对宴会礼仪的描写,也有对友情、别离的感伤,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子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 开篇和描写场景
首句“双流脉脉锦城开”以景物描写开篇,描绘了成都(锦城)双流环绕的自然美景,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也预示着宴会所在的优雅环境。接着,“追饯年年往复回”则点明了宴会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反映出节日文化在唐代社会的传承与延续。
### 描写宴会
中间两联“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描绘了宴会中歌舞升平的场景以及礼仪的庄重。这里的“半刺”是唐代官职的简称,意味着宴会不仅是一次聚会,还隐含了对权力和地位的尊重与表达。“徒闻礼数揖中台”则是对礼节的强调,即使是最普通的官员也必须遵循严格的礼数。
### 末尾情感表达
最后一联“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表达了对朋友别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在深情地告别之后,诗人以乐观的心态期待未来再次相聚,既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文人士子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
### 总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寒食节宴会的盛况,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与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礼节、仪式的重视。通过这样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捕捉了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使得这首诗成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一份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