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luò zhōu kāng shì cáo tíng zhī wàng yuè yǒu huái ( yī zuò kāng tíng zhī huò sòng zhī wèn shī )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或宋之问诗)
sù sù lián huā jiè yíng yíng bèi yè gōng |
肃肃莲花界 荧荧贝叶宫 |
jīn rén lái mèng lǐ bái mǎ chū chéng zhōng |
金人来梦里 白马出城中 |
yǒng tǎ chū cóng dì fén xiāng yù biàn kōng |
涌塔初从地 焚香欲遍空 |
tiān gē yīng chūn yào fēi shì wèi chūn fēng |
天歌应春钥 非是为春风 |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或宋之问诗)》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诗《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描绘了诗人对洛州(洛阳)的月夜景致的遐想与感怀,表达了一种悠远的意境与情感。下面逐句解释:
1.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这句诗以莲花界(佛教用语,指佛的住处或境界)和贝叶宫(佛经或佛教圣迹)作为比喻,描绘出月光下,洛阳的景象如同佛教的神圣之地,庄严而神秘。莲花界和贝叶宫代表了佛教文化的崇高与静谧。
2.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金人”指的是佛经中提到的金身菩萨,象征着神圣与光辉;“白马”则可能指古代的交通工具或佛教中的神话元素,如法海(佛教中的渡海神)。这两句诗描绘出月夜下,似乎有佛国的金身菩萨之影出现在梦境,又仿佛有白马在洛阳城中出现,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梦幻氛围。
3.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涌塔”指的是地面上突然出现的佛塔,这里可能是诗人通过幻想,想象月夜下,佛塔从地底突然升起,象征佛教的信仰与力量。而“焚香欲遍空”则是描述了在月光下,诗人或想象中的人物点燃了香,香气弥漫整个天空,寓意着对神佛的虔诚与敬畏,以及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4. **天歌应春钥,非是为春风**:
“天歌”指的是天空中传来的歌声,可能是诗人对月夜的感怀,或是某种神圣的呼唤。“春钥”可能象征开启春天之门的钥匙,此处意象与“春”结合,寓意着对生命、新生与希望的渴望。整句诗表达的是月夜中的歌声仿佛是为了春天的来临而应和,而非仅仅因为春风,暗含了一种对生命循环与宇宙和谐的赞美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洛州月夜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或宋之问诗)》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是一首富有想象和意境的诗歌,通过描绘月夜洛州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形成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月夜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 起句“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肃肃莲花界”描绘出一种庄严、清冷的氛围,莲花往往象征着高洁和纯洁,结合“肃肃”二字,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空间感。而“荧荧贝叶宫”则通过贝叶(佛经的象征)和宫殿的形象,暗示出佛教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寓意着知识的光芒和内心的宁静。
### 颔联“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金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金身佛像或某种超自然的存在,出现在“梦里”暗示着这种出现是虚幻而又神秘的。而“白马出城中”则给人一种历史感和古典美的联想,白马在古代文化中常与圣贤或英雄事迹相关联,暗示了诗人的想象和向往。
### 颈联“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涌塔”可能是指塔身从地下涌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神奇的视觉效果,同时塔也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与前面的莲花界、贝叶宫形成呼应。而“焚香欲遍空”则通过描绘烟雾缭绕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飘渺不定。
### 尾联“天歌应春钥,非是为春风”
最后一句“天歌应春钥,非是为春风”用“天歌”来形容月夜的美妙音乐,而“春钥”可能指的是开启春天之门的钥匙,暗示着美好的开始和期待。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友情、对生命的赞颂。同时,“非是为春风”则强调了这种美好不仅是为了春风,而是更为深远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生命哲理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月夜洛州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自然、生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