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yóu
夜游
dà shì shēng tiān zhú fēn shēn huà rì nán |
大士生天竺 分身化日南 |
rén zhōng chū fán nǎo shān xià jí qié lán |
人中出烦恼 山下即伽蓝 |
xiǎo jiàn xiāng wèi shā wēi fēng shí zuò kān |
小涧香为刹 危峰石作龛 |
hòu chán qīng gē rǔ kuī jiǎng bái yuán cān |
候禅青鸽乳 窥讲白猿参 |
téng ài yún jiān bì huā lián shí xià tán |
藤爱云间壁 花怜石下潭 |
quán xíng yōu gōng hǎo lín guà yù yī kān |
泉行幽供好 林挂浴衣堪 |
dì zǐ āi wú shí yī wáng xī wèi tán |
弟子哀无识 医王惜未谈 |
jī yí wén bù èr méng mèi jí cháo sān |
机疑闻不二 蒙昧即朝三 |
yù jiū yīn yuán lǐ liáo kuān fàng qì cán |
欲究因缘理 聊宽放弃惭 |
chāo rán hǔ xī xī shuāng shù xià xū lán |
超然虎溪夕 双树下虚岚 |
《夜游》古诗词释义:
这首《夜游》是沈佺期所作,诗中的每一联都描绘了夜游时所见之景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悟。下面我将逐段解释每一联的意思:
1.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 大士:泛指佛教中的圣人或佛。
- 天竺:古指印度,佛教文化的发源地。
- 分身化日南:指大士在不同地方显现化身,如在南方传播佛法。
- 人中出烦恼:人在世俗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
- 山下即伽蓝:山脚下是佛教寺庙,象征着佛教精神的安顿之所。
- 小涧香为刹:清澈的小溪散发香气,就像是佛教的香火,象征着对佛法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危峰石作龛:悬崖峭壁上,石壁雕刻着佛龛,象征着佛教修行的艰险与坚定。
- 候禅青鸽乳:青鸽在佛像前供养,象征着对佛教禅修的景仰和恭敬。
- 窥讲白猿参:白猿好奇地窥视着讲经,比喻人们对佛教教义的好奇与探索。
2. **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 藤爱云间壁:藤蔓喜爱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壁上,象征着自然与超脱的和谐。
- 花怜石下潭:花朵在石头下的水潭旁轻轻摇曳,象征着自然之美与清静之境的结合。
- 泉行幽供好:清泉在幽静的山谷中流淌,供人欣赏,象征着自然之美的享受。
- 林挂浴衣堪:林间的雾气如浴衣一般挂起,暗示着夜游时自然景色的迷幻与美好。
3.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
- 弟子哀无识:弟子哀叹自己的无知,渴望获得知识与智慧的启迪。
- 医王惜未谈:这里的“医王”暗喻智慧的导师,指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总是不满足。
- 机疑闻不二:机缘巧合下,人们希望能够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寻求“不二法门”,即通向真理的道路。
- 蒙昧即朝三:指人们在求知路上的迷茫与探索,就像早晨的三件事一样,意味着新开始与希望。
- 欲究因缘理:人们渴望探究因果规律,理解世间万物的本质与联系。
- 聊宽放弃惭: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为未能达到理想而感到惭愧,但通过自我宽慰,继续前进。
-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虎溪指的是唐代名僧寒山与拾得的隐居地,这里的描绘暗示了超脱世俗,心灵得到净化的宁静时刻。双树下虚岚则象征着夜游结束,心灵得到释放与安宁的境界。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探访佛教圣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感悟的交织,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真理的追求。
《夜游》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夜游》这首诗,是一首以夜间的游历为题材的山水诗。其内容充满了禅意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字里行间弥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与佛教精神的契合,以及对宁静、和谐、深邃之美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起首和背景**:“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开篇即以佛教的宏大背景展开,提到大士(佛、菩萨)从天竺(古印度)诞生,化身为南国的光明,暗示着诗人此次夜游的目的地可能与佛教圣地或修行之地相关。同时,通过“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中所描述的环境是与解脱、宁静紧密相关的。
2. **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等句,将自然景观与佛教的象征物(如寺院、佛塔)相融合,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通过“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等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更通过与禅宗修行的元素(如候禅、窥讲)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禅意。
3. **诗中的修辞与意境**:沈佺期巧妙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如“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通过“爱”和“怜”字,不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更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抒情性。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祥和的禅意世界。
4. **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最后的“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与人生因缘法则的探索,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内心平静、忘却尘世烦恼的渴望。通过“超然”一词,诗人的情感达到了升华,暗示着在自然与佛教智慧的启迪下,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提升。
总的来说,沈佺期的《夜游》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将夜间的游历转化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禅意与个人情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