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 sū méi zhōu cuī sī yè èr gōng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cháo fā chóng shān xià mù zuò yuè cháng yīn |
朝发崇山下 暮坐越常阴 |
xī cóng shān gǔ dù běi shàng zhú xī shēn |
西从杉谷度 北上竹溪深 |
zhú xī dào míng shuǐ shān gǔ gǔ chóng cén |
竹溪道明水 杉谷古崇岑 |
chā chí jiāng bù hé liáo rào fù xiāng xún |
差池将不合 缭绕复相寻 |
guì yè cáng jīn yǔ téng huā bì shí lín |
桂叶藏金屿 藤花闭石林 |
tiān chuāng xū de de yún dòu xià chén chén |
天窗虚的的 云窦下沉沉 |
zào huà gōng piān hòu zhēn xiān jì měi lín |
造化功偏厚 真仙迹每临 |
qǐ tú tàn guài yì liáo yù huǎn guī xīn |
岂徒探怪异 聊欲缓归心 |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古诗词释义:
沈佺期的这首《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是一首悼亡诗,其中蕴含了对两位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描绘了崇山峻岭间自然景色的壮丽。以下是对各句的逐段解释:
1.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诗人早晨从高峻的山脉出发,到了傍晚还在这片山脉的阴暗之中坐着。这句话既体现了旅行的艰苦和时间的流逝,也隐含着对逝者的哀思,他们在生前或许就经常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
2. **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诗人描述了从西侧的杉树林中穿过,然后向北行进至竹溪深处。杉谷与竹溪是行进途中的地理标志,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象征着往昔的旅程和友情。
3.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竹溪的溪水清澈明亮,杉谷中的山岭古老而高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就像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山水一样,见证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4. **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尽管山川道路曲折蜿蜒,两处美景似乎无法直接相连,但却因为它们各自的魅力吸引着行人的目光,如同诗人对友人的怀念,虽不能直接相见,却总是心心相印,寻找着彼此的痕迹。
5.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桂树叶覆盖着金光闪闪的小岛,藤花掩映在石林之中。这两句使用了象征手法,金屿和石林代表了美好的避风港和自然的庇护所,而桂叶和藤花则象征着友谊与美好的回忆,如同在自然的怀抱中,两位友人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6. **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天空中的小孔仿佛照亮了地面,云层中的洞穴则让人感到深邃。这句诗通过对比天空的明亮和云层的深沉,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7. **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造物主对这片山林的恩赐格外丰厚,真仙常常降临此处。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所经历的仙境般的美好生命的隐喻,暗示两位友人享受过超越凡尘的生活。
8. **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不只是探索奇异的自然景观,更多的是想要在自然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让回归之路变得更加从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壮丽来寻找内心平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暂时缓解内心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两位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古诗词赏析:
沈佺期的《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是一首悼念故友的哀诗,通过对苏眉州和崔司业生前活动地点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又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逝者留下的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先,沈佺期以崇山和越常阴作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深邃、静谧的自然环境之中,暗喻逝者苏眉州和崔司业所生活的环境,也预示了他们生命的终结。从崇山下的出发,到越常阴中的坐卧,暗示了两人生命旅程的起始与终止。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前往墓地途中的杉谷与竹溪,通过“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这样的行进路径,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与追忆。杉谷和竹溪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的静态画面,也隐含了对逝者往生之地的想象与寄托。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中的“明水”与“崇岑”分别指清澈的溪水与高耸的山峰,前者象征生命的清澈与纯净,后者则代表逝者的崇高与威严。而“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则表达了自然景象的巧妙布局,暗喻逝者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后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如同流水般绵绵不绝。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这一组句子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金屿”与“石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天窗与云窦的描绘,则象征着逝者灵魂的自由与超脱,以及后人对其精神世界的无限向往。
最后,“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表达了对逝者所获得的神灵恩赐与精神启示的崇敬之情。“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则表明了对逝者探索自然之奇观和缓释生者归心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在面对逝者时的深沉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融为一体,展现了沈佺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