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àn nán tíng

宴南亭

作者:王昌龄 
shān guǎn rén yǐ kōng     qīng luó huàn fēng yǔ
山馆人已空   青萝换风雨
zì cóng yǒng míng shì     yuè xiàng lóng gōng tǔ
自从永明世   月向龙宫吐
záo jǐng zhǎng yōu quán     bái yún jīn rú gǔ
凿井长幽泉   白云今如古
yīng zhēn zuò sōng bǎi     xī zhàng guà chuāng hù
应真坐松柏   锡杖挂窗户
kǒu yún qī shí yú     néng jiù zhū yǒu kǔ
口云七十馀   能救诸有苦
huí zhǐ yán shù huā     rú wén dào chǎng gǔ
回指岩树花   如闻道场鼓
jīn sè shēn huài miè     zhēn rú xìng wú zhǔ
金色身坏灭   真如性无主
liáo yǒu tóng yī xīn     qīng guāng qiǎn shuí qǔ
僚友同一心   清光遣谁取

《宴南亭》古诗词释义:

《宴南亭》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和佛教思想的思考。下面是对各段诗句意思的逐段解释:

### 1.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
- **山馆人已空**:山中的馆舍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它孤独地坐落在山间。
- **青萝换风雨**:原本覆盖山馆的青藤(萝)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经改变其原有的形态。这里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 2. 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 **永明世**:指东晋的永明年间(483-498年),这里用来泛指久远的年代。
- **月向龙宫吐**:月光照射着龙宫,这里的“龙宫”可以象征佛教中的神灵之地。月光的照射,似乎在讲述着遥远的、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 3.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
- **凿井长幽泉**:经过开凿的井中流淌着清澈的泉水,仿佛永恒地存在着,不受时间影响。
- **白云今如古**:白云与过去一样,恒久不变,这里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

### 4. 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 **应真坐松柏**:应真(即应真禅师,佛教中的高僧)坐在松树和柏树之间,这里用自然界的松柏象征高洁与坚韧。
- **锡杖挂窗户**:锡杖(佛教僧侣的法器)挂在窗户上,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生活简朴和对物质的淡泊。

### 5.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
- **口云七十馀**:口述说是一位七十余岁的高僧。
- **能救诸有苦**:这位高僧有能力解救众生的苦难,体现了他对佛教慈悲精神的实践。

### 6. 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 **回指岩树花**:指着岩石间盛开的花朵,暗示着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佛法的内在关联。
- **如闻道场鼓**:仿佛能听到寺庙的鼓声,这里借以表达对佛教仪式和修行氛围的共鸣。

### 7.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
- **金色身坏灭**:金色的身体象征着高僧的神圣与光辉,但这身体终将消逝。
- **真如性无主**:真如(佛教术语,指永恒不变的真实本性)并不受任何主体控制,它本身就是真理和永恒的存在。

### 8.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 **僚友同一心**:在场的朋友们心灵相通,共同沉浸在宁静和谐的氛围中。
- **清光遣谁取**:清静之光(可能是心灵或精神上的光辉)究竟由谁来获取,似乎在探讨生命与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馆的变迁、自然景象和高僧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生命、宇宙和佛教思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心灵平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宴南亭》古诗词赏析:

王昌龄的《宴南亭》是一首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佳作,通过对南亭山馆的描述和禅僧生活状态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深刻的感悟与超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理解
“宴南亭”暗示了诗人在此地举行或参与了一场宴会,但重点并不在于酒食的享用,而在于通过自然景观和僧侣生活的描绘,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精神追求。

### 内容解析

1. **山馆人已空**:开篇便点出了山中古馆的寂静与空旷,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与世隔绝之感,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2. **青萝换风雨**:青萝(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在风雨中摇曳,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自然永恒的对比。

3. **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永明世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这里使用历史典故,隐喻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同时月向龙宫吐月,可能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

4.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通过对山泉与白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永恒、时间静止的美好想象,与人类世事的变迁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稳定与恒常。

5. **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描述了僧侣的隐居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不为外物所动,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专注。

6.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通过僧侣的话语,强调了他们的智慧与慈悲,能够引导他人走出苦难,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7. **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通过僧侣的指引和象征,诗人仿佛听到了道场的鼓声,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精神的觉醒,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8.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金色身比喻佛祖的化身,其坏灭象征着物质世界的无常,而“真如性无主”则强调了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本质的佛教理念。

9.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僧侣心灵相通、共同追求清静与智慧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清净之光难以为外人所理解或得到的感慨。

### 总结
《宴南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禅宗智慧以及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精神世界深刻而独特的思考,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其对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深具哲学意味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王昌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