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 rì

初日

作者:王昌龄 
gū tóng mì xū míng     pǔ sù chuán yōu zhēn
孤桐秘虚鸣   朴素传幽真
fǎng fú xián zhǐ wài     suì jiàn chū gǔ rén
仿佛弦指外   遂见初古人
yì yuǎn fēng xuě kǔ     shí lái jiāng shān chūn
意远风雪苦   时来江山春
gāo yàn wèi zhōng qū     shuí néng biàn jīng lún
高宴未终曲   谁能辨经纶

《初日》古诗词释义:

王昌龄的《初日》这首诗,描绘了初日升起时,桐木在晨曦中静静地发出深邃的鸣声。这鸣声虽源于木的本真状态,却似乎蕴藏着深沉的哲理与灵魂的真谛,传达出一种超然于物质之外的内在世界。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中,“孤桐”象征着孤独而坚韧的品格,它在晨曦中独自发出的“虚鸣”,意味着其内在的声音,而非外在的形式。这“虚鸣”背后,是对简单、纯净本质(“朴素”)的追求,它传达出一种深邃的真实,即事物内在的真谛和意义。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则描述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感知。就像在音乐中,通过手指触动琴弦,我们能听到乐曲,同样的道理,如果能超越眼前的“弦指”,就能窥见事物更深层次的“初古人”——这里的“初古人”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起源、本初状态,或是古人先哲的智慧与哲学思想。

接下来,“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意远”一词中,“意”不仅指思想或情绪,也暗示了深远的意境或观念。面对“风雪苦”这一严酷的自然景象,人内心可能感受到痛苦与挫折,但“时来江山春”则表达了在时间的流转中,自然界和人的命运都会迎来转机和新生,寓意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和春天终会到来。

最后,“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深化。在一场寓意丰富的“高宴”(可能象征着智慧、哲学探讨或社会的盛事)中,宴席尚未结束,美好的曲子仍在继续,但又有谁能理解宴会背后的“经纶”——即其深层的内涵和策划者的心思。这暗示了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真正深刻的意义和设计往往只有少数人能洞察,而大多数人在日常的活动中难以完全理解。

总的来说,《初日》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然与人类命运的轮回以及智者的洞察力等主题,展现了王昌龄诗歌中常见的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初日》古诗词赏析:

《初日》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王昌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首联:“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这一句描绘了孤桐的自然特征——在寂静的环境中,孤桐发出深沉而幽远的鸣声。这里的“虚鸣”不仅指声音的空灵,也象征着大自然的纯净和真谛。同时,通过“朴素”与“幽真”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美与内在真实的和谐统一,强调了返璞归真的审美观。

**颔联:“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此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技巧,通过想象和联想,暗示了音乐(可能是古琴演奏)带来的超越时空的体验。这里的“初古人”或许指的是古人或远古时期的智慧,强调了艺术作品能够连接古今、跨越时空的力量。

**颈联:“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这一联通过对比“远意”与“苦风雪”、“江山春”与“时来”的景象,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自然界的多变面貌。风雪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挑战,而春天的江山则寓意着希望和新生。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更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迎接新机。

**尾联:“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尾联以宴会为背景,将艺术作品与人生大智慧相连,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尊重和对生活智慧的追求。未尽的音乐仿佛预示着对无限可能的探索,而“谁能辨经纶”则表达了一种对复杂人生道理的深思,暗示了艺术和智慧在理解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王昌龄的《初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对自然、艺术、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深沉韵味和哲理之美。

王昌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