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ù fǔ kè tíng jì cuī fèng tóng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作者:王昌龄 
chéng nán lǔ yǐ hé     yī yè jǐ chóng wéi
城南虏已合   一夜几重围
zì yǒu jīn jiā yǐn     néng zhān chū sài yī
自有金笳引   能沾出塞衣
tīng lín guān yuè kǔ     qīng rù hǎi fēng wēi
听临关月苦   清入海风微
sān zòu gāo lóu xiǎo     hú rén yǎn tì guī
三奏高楼晓   胡人掩涕归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古诗词释义:

王昌龄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表达了战争与和平、离别与团聚的深刻主题。诗中每一句都富有深意,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1.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诗的开头就描绘了边境上紧张的战争氛围。"虏"指敌人,"合"表示集结,"重围"则意味着敌人对城池的重重包围。这一句简洁明了地展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残酷性。

2.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金笳"指的是军中用的号角,"引"指吹奏。这句诗描绘了军队中演奏的军乐,其旋律能令人感到一种战意与豪情,即使在出征前,也能让人感受到战前的紧张与肃穆。

3.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关"指的是边关,"月苦"暗示夜晚的清冷和战士的离愁别绪。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凄凉景象,月光的苦寒与海风的微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4.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三奏"指的是军乐在早晨的三次演奏,"高楼"则象征了军事要地的哨塔。随着早晨的到来,战争的紧张气氛缓解,胡人(此处泛指边疆民族)在听到军乐后掩面而泣,表示战争结束后人们的悲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展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对和平的向往,同时寄寓了对远在他乡的友人崔凤童的思念和祝福。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古诗词赏析:

王昌龄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是一首充满了边塞风情与深沉情感的佳作,通过对戍边将士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古代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国与亲人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战事的紧张氛围**:“城南虏已合, 一夜几重围。” 开篇即营造出战事紧张的氛围,暗示了边疆局势的动荡不安,预示着可能发生的激烈战斗。

2. **战士内心的坚韧与骄傲**:“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金笳,古乐器名,这里用以象征战争的号角。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战士们仍然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内心的坚韧,即使“能沾出塞衣”,也意味着他们的行动、牺牲和勇气已经触及到了内心的最深处。

3. **情感的深入与悲壮**:“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月苦、海风微,这些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仿佛在为远征的战士们倾诉着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也寓意着他们虽然身处边关,但心系家国,希望如同海风一般,能够传递出他们的思念与决心。

4. **希望与慰藉**:“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希望与慰藉的氛围。高楼,可能象征着戍边将士的居所,也是他们与家人通信的象征。三奏,意味着战士们在黎明时分再次奏响金笳,以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园的思念。胡人掩涕归,不仅指胡人被感动,更象征着边境的和平与安宁的到来,是战士们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整体来看,《潞府客亭寄崔凤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孤独,以及他们对家国的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边塞风情,同时也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是王昌龄边塞诗中的一首佳作。

王昌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