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è jiāo liàn shī

谒焦炼师

作者:王昌龄 
xīn féng bǎi liáng gù     gòng yè cōng gōng chán
欣逢柏梁故   共谒聪公禅
shí shì wú rén dào     shéng chuáng jiàn hǔ mián
石室无人到   绳床见虎眠
yīn yá cháng bào xuě     kū jiàn wéi shēng quán
阴崖常抱雪   枯涧为生泉
chū chù suī yún yì     tóng huān zài fǎ yán
出处虽云异   同欢在法筵

《谒焦炼师》古诗词释义:

王昌龄的《谒焦炼师》是一首诗歌,通过描绘与焦炼师的会面以及对焦炼师修行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非常高兴能遇到老友柏梁,一起前往拜访禅宗大师聪公。两位高僧的居所,是一个无人打扰的石室,房内的绳床旁边,可以看到一只老虎在休息。

2.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焦炼师修行环境的清幽与自然。阴冷的山崖常年被积雪覆盖,干枯的山涧中却有泉水潺潺流淌,滋润着周围的环境。

3.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出处虽云异”意味着尽管每个人修行或生活的起点和方式不同(“出处”指一个人开始修行或生活的地点和环境),但“同欢在法筵”强调了在佛教的法会上(“法筵”指佛经的讲堂或佛教的集会),所有修行者都能找到共同的喜悦和精神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欣赏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清净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赞美。

《谒焦炼师》古诗词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谒焦炼师》描绘了一个充满静谧和深邃气息的访道场景,诗人以一种简练而富有想象的手法,将焦炼师的修行之所呈现在读者眼前,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开篇点题
首句“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通过“欣逢”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拜访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柏梁(可能指焦炼师所居之地或某种象征物)和聪公禅(可能指焦炼师或其道场的尊称)的尊敬之情,营造出了一种虔诚而愉悦的氛围。

### 2. 描绘道场
接着的四句“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焦炼师修行之所的自然环境。石室的空旷、绳床与虎眠的和谐共存、阴崖的常年积雪、枯涧中却能滋养清泉,这些细节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又隐喻着道家修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虎眠于此,可能象征着动物与修行者的共融与和平,传递出一种深邃的自然哲学。

### 3. 传达精神境界
后两句“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虽在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中(“出处异”),但“同欢在法筵”,即在佛法的修行与探讨中找到了共通之处,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心向佛法、追求精神境界的共同追求。这是一种超越物质、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深刻哲思,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和共通之美的向往。

### 总结
王昌龄的《谒焦炼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精神探讨,不仅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静谧的修行之地,也传达了对佛法精神的深切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昌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