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hǎo wēi shàng rén yóu tiān tāi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jiàn lǎo zhī shēn lèi chū hán pù bèi mián |
渐老知身累 初寒曝背眠 |
bái yún liú yǒng rì huáng yè jiǎn yú nián |
白云留永日 黄叶减馀年 |
yuán hù chuāng qián shù quán jiāo gǔ hòu tián |
猿护窗前树 泉浇谷后田 |
wò zhōu néng gòng yǐn bù yòng dào lín qián |
沃洲能共隐 不用道林钱 |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为一位名为少微的僧人送行,他将前往天台山游历,表达对少微僧人离别之情以及对其旅程的美好祝愿。我们可以分段解释:
**首联:渐老知身累, 初寒曝背眠,**
"渐老知身累":随着年纪的增长,诗人开始感到身体的疲惫。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岁月流逝、身体衰弱的无奈。
"初寒曝背眠":初秋的寒意已开始出现,诗人在阳光下打盹。这里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温暖地照在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惬意的氛围。
**颔联:白云留永日, 黄叶减馀年,**
"白云留永日":云彩留下漫长的一天,这里用白云象征着天台山的美丽与宁静,也表达了对少微僧人旅途中的美好期待。
"黄叶减馀年":黄叶随风飘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此处暗含对少微僧人旅程即将过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短暂的无奈和对老年的深深叹息。
**颈联:猿护窗前树, 泉浇谷后田,**
"猿护窗前树":窗外的树有猿猴守护,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这里也寄托了对少微僧人旅途中的安全与自然美景的向往。
"泉浇谷后田":山泉浇灌着谷后的农田,既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也寓意着少微僧人在修行旅程中得到的滋养和成长。
**尾联:沃洲能共隐, 不用道林钱**
"沃洲能共隐":在沃洲山中可以一同隐居修行。沃洲山是佛教圣地,这里表达了对少微僧人能有一个安静修行之地的祝愿,以及对清静修行生活的向往。
"不用道林钱":不用花费道林寺的钱财。道林寺是著名的佛教寺庙,这句话既是对少微僧人修行生活简朴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僧人能够超脱物质、心灵自由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少微僧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还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美好祝愿。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名为《送少微上人游天台》,由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主要描绘了送别和尚少微上人游历天台山的情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佛道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渐老知身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岁已长,开始体会到岁月的沉重和身心的疲惫。这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2. **“初寒曝背眠”** 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太阳初升,诗人晒着背在温暖的阳光下小憩的画面。这种简单而宁静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3. **“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通过白云和黄叶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推移。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飘荡,象征着永恒和变化,黄叶的凋零则代表着生命的终结和季节的更迭。
4. **“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和谐。猿猴守护着窗前的树木,泉水滋养着谷后的农田,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画面,强调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5. **“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沃洲是古代隐士聚集之地,此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需金钱名利,只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通过送别少微上人游天台的场景,寄托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