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fāng wài shàng rén zhī cháng zhōu yī xiāo shǐ jūn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gù jū hé rì xià chūn cǎo yù qiān qiān |
故居何日下 春草欲芊芊 |
yóu duì shān zhōng yuè shuí tīng shí shàng quán |
犹对山中月 谁听石上泉 |
yuán shēng zhī hòu yè huā fā jiàn liú nián |
猿声知后夜 花发见流年 |
zhàng xī xián lái wǎng wú xīn dào chù chán |
杖锡闲来往 无心到处禅 |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古诗词释义:
刘长卿所作的《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这首诗,从标题“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这是在送一位名为“方外上人”的僧人前往常州,投靠萧使君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这句诗在表达对僧人即将离开故乡,踏上旅程的感慨。"何日下"暗示了僧人对何时能返回故乡的不确定,而"春草欲芊芊"描绘了春天草木生长旺盛的景象,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新陈代谢。
2.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这里通过描写山中月色和石上泉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犹对"表明僧人虽身处旅途,心中仍怀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谁听"则可能是在暗指旅途中的孤独,以及对旅途中的奇遇和心灵的触动的期待。
3.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这一句通过猿声和开花的时间变化,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知后夜"意味着猿声似乎在预示着未来的夜晚,而"花发见流年"则用花开比喻时光的流逝,暗示了岁月如梭,僧人这次行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也是心灵上的旅程,将经历岁月的洗礼。
4.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最后两句描绘了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使用"杖锡"这一禅师常用的行旅工具,表达了僧人追求心灵平和与自由的境界。"闲来往"意味着僧人的生活节奏舒缓,无拘无束;"无心到处禅"则强调了僧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禅定,追求精神的解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僧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还蕴含了对自然、时间、心灵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感悟与认同。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古诗词赏析:
刘长卿的这首《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是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和修行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友人旅途安全与精神慰藉的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标题分析
- **“方外上人”**: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尤其是那些在寺庙之外修行的高僧,常被视为脱离世俗烦恼,追求精神世界的修行者。
- **“之常州依萧使君”**:表明方外上人将前往常州,投靠当地有权势的萧使君,可能寻求庇护、教导或者协助推广佛教。
### 题目解读
- **送别背景**: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为友人方外上人的离别作别,并期待他能在此后有所成就。
- **情感基调**:诗中弥漫着对友人旅途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修行之路的深思。
### 诗文解读
1. **首联“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诗人用对未来未知的疑问,预示着友人的旅程即将开启,春草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新开始。
2. **颔联“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这一句描绘了上人修行生活中的静谧与孤独之美,月与泉的自然景象,既是内心的映照,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颈联“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通过自然界的动与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猿声在夜中回响,花开花谢,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修行的历程。
4. **尾联“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描绘了上人自由自在的修行生活,无论是行走在路上,还是驻足静思,心中无所执著,达到一种无我的禅境。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修行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对隐逸生活的美好憧憬。诗中融合了对时间、生命、修行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情的作品。